熱泵品牌如何面對招投標“邊緣化”| 印象2024
2024年,“煤改電”招投標市場的“邊緣化”可以從參與的各方表現發現端倪,品牌參與減少,以河北邢臺為例,2023 年參與品牌幾十家,2024 年僅有十幾家;經銷商積極性降低,北京密云某“煤改電”項目,此前參與度較高的品牌經銷商都主動放棄;此外,2024 年的“煤改電”招投標市場項目規模更小、更加分散,以及在更偏遠的西北和東北等地的特點,同比此前以北京為中心,輻射華北市場的現場,也可以稱之為”邊緣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在“煤改電”高峰期,一度出現“一標出、萬人呼”的熱鬧景象,而今“煤改電”經過種種變遷,已經完成其歷史使命,褪去光環進入下半場。“煤改電”招投標市場之所以“邊緣化”,在于行業的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從政府主導的“政策市場”過渡到市場化的自主發展階段。同時,也是各地在資金方面不能如期支付,讓更多參與廠商失去信心。綜合各方因素來說,“煤改電”是時代的產物,招投標“邊緣化”也是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怎樣的走勢都在情理之中。
專業熱泵品牌謹慎參與,確保自身利益不受損。搶到就是賺到成為早期參與“煤改電”招投標市場參與者的共識,風險意識非常淡薄,長期規劃更是少之又少。在部分標的“暴雷”之后,開始有部分品牌謹慎選擇,甚至有品牌主動放棄此類業務,最為代表性的就是諸多中央空調品牌的集體退出。目前,“墊資”的方式參與已經絕跡,現在參與品牌都是拉上資方和經銷商,自己僅提供設備和技術指導,而且堅持先款后貨的原則,有效確保自身利益。
經銷商量力而行,主動性大為消退。在整個“煤改電”招投標市場,經銷商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全過程的競標中沖在一線的執行者,后期的安裝服務以及售后維保等,都要經銷商參與其中。在招投標市場邊緣化的過程中,經銷商表現最為明顯,基本上不再主動去觸碰“煤改電”項目,只有在把握充足的條件下才會參與。究其原因來說,能夠參與其中的經銷商不僅要有當地的政府關系,還要有實力來完成后續的安裝與維保,并找到合適的品牌才能確保項目順利實施。而具備這些條件的經銷商自身經營一般都還不錯,在熱泵行業的新周期都收縮戰線,尋找更穩妥的項目,招投標市場的高風險顯然不在其考慮范疇。
當然,“煤改電”招投標市場作為推動空氣源熱泵快速普及的“推手”,在回歸“邊緣化”后更理性發展,廠商也能結合自身資源適度參與,確保項目有落地、使用有人管,用戶使用中有問題能及時解決,不至于產生太多“熱泵孤兒”。或許能讓該板塊有更健康良性的發展,切實為推動熱泵行業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值得一提的是,家電品牌頭部品牌在“煤改電”退潮之際,反而更積極參與各地的優質項目,他們在品牌影響力、產品品質和安裝售后方面,有著比專業品牌更多優勢,反而能讓招投標項目得以順利實施,為招投標市場的發展打開新的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