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底線的價格戰,是“有效”手段還是無奈之舉?丨印象2024
2024年,一級能效3匹風管機價格持續下探,價格跌破4000元,5匹天花機打破5000大關,最低價降幅多達20%;多聯機市場,以6匹一拖五為例,最低價格跌破2萬;離心機、螺桿機價格持續下探,對比前兩年的平均價格,降幅30%甚至50%更是屢見不鮮;65kW模塊機,已經在2萬元左右徘徊。
無底線的價格戰,幾乎成為了2024年中國中央空調行業的主旋律,無論是國產品牌還是外資品牌,價格戰的痕跡遍及全國,從頭部品牌到中小品牌,無一不卷入了這一場“無休止”的價格競賽中。在市場環境并不樂觀的背景下,價格戰雖然簡單粗暴,卻成為了廠商為數不多“有效”的銷售手段,也最終導致價格戰打不完,還愈演愈烈。雖然很多行業人士叫苦連連,強調目前的價格已經擊穿底線,但這樣的哀怨,似乎也并不能成為產品價格的護城河。
在價格上做文章,也是多重壓力下的無奈選擇。房地產經濟的波動,帶給中央空調行業的震蕩是劇烈的,在有限的新增需求下,如何搶占份額已經成為了每一個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價格戰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另外,中央空調產品同質化的日趨嚴重,消費降級趨勢下的終端用戶,對于產品選擇的首要考量因素也最終變成了價格,這同樣倒逼著廠商不得不走入價格的泥潭來爭奪用戶。當然,來自中小品牌的沖擊同樣嚴峻,這類品牌的競爭成本較輕,往往也會采取低價策略來沖擊市場,最終也影響著頭部企業不得不做出降價的選擇。同樣需要關注到的一點還有廠商消化庫存的需求,前幾年的庫存高筑帶來的隱患最終爆發,促銷活動的開展,同樣是消化庫存的有效手段。在多重壓力之下,價格戰的出現,似乎無法避免。
戰斗經久不息,內耗持續加劇。雖然價格戰是壓力下的被逼無奈,但是這場戰斗周期的持續拉長,對于企業、渠道以及整個行業來說,都是弊大于利的。首先,價格戰帶來的利潤縮水,對于企業的研發、生產以及產品可靠性保障上,勢必會帶來影響,不僅技術創新能力會受到影響,更不可避免的會有偷工減料的產品流入市場。再者,價格戰對于行業洗牌的加劇,也同樣會嚴重影響到整個市場的良性秩序,更會在洗牌的過程中,提升市場的品牌競爭度,對于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這顯然也是有所不利的。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渠道商受到的傷害,夾在終端用戶和品牌廠家的渠道商,在這場價格戰中是最大的受害者,不僅壓垮了自身多年的苦心經營,更容易逐漸失去對于服務的關注,這樣的惡性循環,同樣也會在未來反噬于品牌方乃至整個行業。
總的來說,價格戰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而擺脫價格戰的泥淖,需要的是共同的努力,而非少數方的呼吁與號召。必須要關注的一點是,如今的中國中央空調行業也面臨著破局重塑的全新格局,而放眼長遠的未來,以創新技術、品質可靠、服務升級以及利潤保障等因素,才是能夠讓其長期健康發展的關鍵,所以,如何盡快擺脫價格戰的影響,才是中國中央空調行業目前急需破局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