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買,暖通巨頭們開啟“采購”模式丨印象2024
開利集團成功收購菲斯曼氣候解決方案業務、美的斥資7.6億歐元并購瑞士Arbonia集團的氣候部門、松下全額收購波蘭制冷設備制造商Area Cooling、海爾智家完成對開利商用制冷的收購、博世接手江森自控和日立旗下的家用及輕型商用暖通空調業務、維諦收購必信的離心式冷水機技術......
2024年,中國中央空調市場進入下行周期,而在這特殊階段也迎來了新一輪的行業并購整合高潮。企業通過以相對低廉的成本并購整合,不僅能夠補強自身實力,還能優化產業鏈布局。例如,開利RLC通過并購菲斯曼,強化了其在智能氣候與能源領域的全球競爭力;美的集團通過收購Arbonia的氣候部門,彌補了歐洲市場的技術短板;海爾智家則通過收購開利商用制冷業務,不僅鞏固了國內市場份額,還借助開利的全球渠道進軍國際市場;博世在收購江森自控暖通業務后,整合了智能建筑領域的經驗,加速了向低碳熱泵和智能控制系統的轉型。
市場下行,資方拋棄傳統制造產業及時止損。眾所周知,2024年中央空調市場迎來了近20年最大幅度的下滑,并且行業人士對市場未來數年的發展形勢并不看好。在惡劣的市場生存環境下,圍繞價格的競爭也愈演愈烈,高成本的運營以及低利潤的回報,使傳統制造產業不再吃香,這也導致了相關資方放棄旗下品牌或業務,其中亦有部分企業由于資金鏈承壓能力突破紅線等問題尋求被收購,以此達到及時止損的目的。
并購破局,低估值并購追求投資回報率。有品牌在拋棄,自然也有品牌在堅守,在猝不及防的市場下滑背景下,也正是并購補強的好時機。從成本效益的角度分析,由于市場下滑,被收購企業的估值在降低,收購方可以以相比往年更低的成本獲得該品牌或者需求的業務。從戰略角度分析,收購方同樣有著經營壓力,需要獲得新的業務、關鍵技術或者打通新的市場,以此擴大市場份額,補強自身品牌競爭力。從品牌角度分析,通過并購,可以實現資源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品牌內部的運用效率。
歸根結底,作為被收購方,其目標是在市場低迷的背景下及時止損;而作為收購方,所追求的是通過投資并購的方式,尋求高回報,實現市場破局。而言之,資本的異常活躍與市場發展趨勢緊密相連,尤其是在艱難的市場環境下,更容易引發資本的調整與重組。
- 下一篇: 格力子品牌晶弘空調主打工程市場
- 上一篇: 財政部印發《清潔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