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更新行動方案》下暖通空調市場的機遇與挑戰
2024年3月起,國務院發布關于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其中,針對“推進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和“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更新”做出明確指示,自此,“更新”工作正式被列為當前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針。截止本刊發布前,與“更新”有關的國家及地方政策如雨后春筍,而這份自上而下全面重視的背后,同樣點燃了暖通空調行業在存量市場的深挖熱情。
需要關注到的一點是,這一輪更新的浪潮中始終緊密圍繞“綠色節能”這一核心命題,再次明確了此番更新市場的指向具體且行動迫切。而伴隨著一系列專項資金和補貼的落地,這些也都為設備的更新換代開辟了全新的道路,并不斷驅動著更節能高效的暖通空調系統解決方案開始得以被廣泛的接納,極大程度地調動起了這一更新熱點下多方的積極性。
政策的推動,無疑讓暖通空調企業在研發創新和市場布局上更具積極性,同時也直接引導著暖通空調企業針對更新需求,在解決方案的研發上加大了投入力度,以更好地滿足市場所需。從共性特征上來看,暖通空調企業針對更新需求,分別圍繞相關設備及解決方案的能效提升、智能化技術融入、新冷媒替代等展開相關工作,而其研發成果也已經逐漸在行業和市場中得以顯現。
僅從2024 年的中國制冷展現場就可以發現,各企業紛紛展示出圍繞能效提升的更新換新解決方案,無論是更加高效的產品及系統,還是依托智能化的運維管理平臺的改造創新思路,又或是針對不同場景下的更新方案等,這些被標明“更新改造解決方案”的展臺現場,無不反映了企業聚焦這一需求的積極探索成果與創新巧思。而事實上,早已在市場中有所經驗積累和沉淀的企業,也期待能夠充分抓住這一政策推動下的發展契機,加大對于存量市場的深挖。
當然,環保冷媒的替代,也成為推動設備更新的重要一環。實際上,伴隨著低碳節能進程的不斷推進,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從而抑制全球氣候變暖正成為多方共同努力的目標。越來越多創新設備的亮相,都體現了其在新冷媒適應上的優秀能力,也同樣為行業的綠色化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而對比既有建筑中運行的設備來看,一些老舊設備所采用的冷媒已經無法滿足環保所需,這同樣是更新背景下又一契機。
市場機遇:潛力無限,需求涌動
1、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與未來展望。從數據上來看,2005 年,中國中央空調的市場容量大概在400 億左右,年,這一規模約為700 億,短短十年時間,設備規模保守估計已經能夠達到5000 億以上,而這些服役長達十年甚至更久的設備,如今也面臨著能耗變高、性能老化、維修費用逐年增加等問題,這些隱形成本不斷推動著用戶趨向新設備的選擇,進而直接催化了設備更新的需求,存量潛力巨大。
另外,根據住建部及中國建科院等平臺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擁有超過600億平方米的既有建筑,其中,包括以辦公樓、購物中心、酒店為代表的商業建筑,以醫院醫療、教育、圖書館等在內的公共建筑,以軌道交通、機場、區域能源站為代表的公共建筑以及工業市場等,都已經形成規模化,而伴隨著對于舒適、節能、凈化以及各類工藝生產的需求的提升,無論是舒適型空調還是工藝型空調,都有著極具潛力的更新空間。
當然,除了公建項目市場外,這組數字還包括潛力巨大的住宅建筑。實際上,伴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和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無論是此前北方煤改電激活了農村住宅的更新改造需求,還是當下在節能補貼的驅動下,老舊小區住宅煥發的改造動力,再加上如今消費者對于室內環境的需求,正逐漸從單一制冷熱,走向濕度管理、舒適采暖、空氣凈化等更多元化功能的關注,這些都在給設備更新創造條件。
2、老舊設備問題的凸顯與更新需求的催化。老舊設備的問題主要體現在能耗高、性能老化、維修費用增加等方面。這些設備由于技術落后,往往無法滿足現代建筑對能效、環保和舒適性的要求。隨著使用年限的延長,設備的性能逐漸下降,能耗不斷增加,導致運營成本上升。同時,由于設備老化,維修費用也逐年增加,給用戶帶來了額外的經濟負擔。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設備的正常運行和使用體驗,也推動了用戶對新設備的選擇。隨著用戶對設備性能和能效要求的提高,以及市場上新產品的不斷涌現,用戶越來越傾向于選擇性能優越、能效高的新設備來替換老舊設備。這種趨勢直接催化了設備更新的需求,為暖通空調及熱泵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
3、政策支持的強化與市場環境的優化。國務院發布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為暖通空調及熱泵市場的設備更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該方案明確了設備更新的重要性,提出了具體的政策措施和資金支持方式,為市場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政策的推動下,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紛紛出臺配套措施,加大對設備更新的支持力度。這些措施包括提供專項資金補貼、減免稅費、優化審批流程等,降低了企業和個人的更新成本,激發了市場的更新需求。同時,政策的推動還促進了市場的規范化發展,提高了市場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此外,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和環保意識的提升,暖通空調及熱泵行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壓力。這也促使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產品的能效和環保性能。這些努力不僅有助于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也為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市場挑戰:應對復雜,突破創新
1、技術更新與兼容性問題的挑戰。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新的暖通空調及熱泵設備在能效、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提升。然而,這也帶來了技術更新與兼容性方面的挑戰。由于老舊設備與新技術之間的不兼容問題,更新過程中可能面臨技術難題和額外成本。一方面,新技術的引入需要相應的設備升級和改造,這可能導致額外的投資成本和時間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設備之間可能存在技術壁壘,更新過程中可能面臨兼容性問題。
這些問題不僅增加了設備更新的復雜性,也可能影響新設備的性能和運行效果。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暖通空調及熱泵的設備制造企業和服務企業需要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提高產品的兼容性和適應性。同時,還需要加強與用戶的溝通和交流,了解用戶的需求和痛點,提供更加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和服務。
2、經濟壓力與投資回報的權衡。設備更新雖然能夠帶來顯著的運營效益和用戶體驗提升,但高昂的更新成本仍然是企業和個人用戶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特別是對于大型企業或機構來說,設備更新的經濟壓力尤為顯著。
一方面,設備更新的投入成本較高,包括設備購置費、安裝費、調試費等。這些費用對于大型企業或機構來說可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另一方面,投資回報周期的考慮也使得部分用戶在更新決策上持謹慎態度。由于設備更新的投資回報周期較長,短期內可能難以看到明顯的經濟效益,這也會影響用戶的更新意愿。
為了應對這些經濟壓力,相關企業還需要加強成本控制和風險管理,提高產品的性價比和競爭力。同時,還需要通過提供優質的服務和售后支持,增強用戶的信任度和忠誠度,從而激發市場的更新需求。
3、市場教育與用戶認知的提升。盡管市場已經呈現出明顯的更新需求,但部分用戶對于暖通空調及熱泵設備的能效、環保等方面的認知仍然不足。
這導致他們在選擇新設備時可能缺乏足夠的判斷力和決策依據。一方面,用戶對設備性能和能效要求的提高,市場上出現了大量新產品和新技術。然而,由于用戶對這些新技術和產品的了解不足,可能導致他們在選擇時感到困惑和迷茫。另一方面,部分用戶對設備的能效和環保性能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他們在選擇時過于注重價格而忽視產品的質量和性能。為了提升用戶的認知水平和判斷力,企業需要加強市場教育和宣傳推廣力度。通過舉辦展會、研討會等活動,向用戶介紹新技術和產品的特點和優勢;通過媒體宣傳、網絡營銷等方式,提高用戶對設備能效和環保性能的關注度;通過提供專業的技術咨詢和售后服務,幫助用戶解決選擇和使用過程中的問題。
4、環保與可持續發展壓力的應對。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和環保意識的提升,暖通空調及熱泵行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壓力。這要求企業在參與設備更新市場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產品的性能和能效,還要注重產品的環保性能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方面,企業需要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提高產品的能效和環保性能;通過采用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等方式,降低產品的能耗和排放;通過優化產品設計和生產過程,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和循環利用率;另一方面,企業還需推動行業的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進程。
通過加強與政府、高校、科研機構等合作,共同開展技術研發和示范項目;同時通過加強與國際同行的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鑒先進的經驗和做法,形成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路徑。
- 下一篇: 三花智控赴港IPO備案申請材料獲證監會接收
- 上一篇: 三菱重工海爾服務李時珍國醫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