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菱橋載設備管理與計量系統正式啟用,為民航數字化管理“添翼”
在飛機過站停場期間,需要應用APU(輔助動力裝置)對飛機進行供氧、監測、檢修等運維工作。如今,APU逐漸被更換為橋載設備,利用電能替代燃油,大幅降低APU燃氣的污染物排放和噪聲污染。
橋載設備位于廊橋下方,為安全飛行保駕護航
然而,隨著航空業的快速發展和機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傳統的人工管理方式無法滿足高效、精準的機場橋載設備管理需求,阻礙了設備應用,不利于民用機場的節能降碳。
申菱環境利用先進的物聯智控技術,打造針對民用機場的垂直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飛機空調+橋載設備管理與計量系統+計量柜,對機場設備及服務進行集中管理、提升能源系統運行與控制水平,從而推動民用機場可持續發展。
橋載設備管理難點
目前多數的民用機場正處于邁向全面數字化的進程中,內部存在數據孤島,如下圖所示,這會導致各項服務在調度、計量上存在滯后、錯漏等問題,影響機場服務質量、與各航司間的溝通效率。
申菱橋載設備管理與計量系統的主要功能為:自動計量不同航司使用橋載設備及機場各項服務(如擺渡車等)產生的費用,并提升機場運維的智能化程度。其計量方式符合《民用機場管理條例》等行業相關規定,可靠安心。
智能化管理的優勢
橋載設備計量柜通常安裝在機場廊橋的立柱或下方的地面,在采集橋載設備的運行參數、使用電量等數據后,上傳至管理后臺,通過結合相應算法實現對航班任務、服務調度、服務結算的數字化管理。
計量柜地面安裝示例
橋載設備管理與計量系統可私有化部署,使用時需先錄入航班信息,然后由機務組主管分配給不同的工作人員,分別登記相應航班使用橋載設備的啟停時間,再根據機場自身需求,按小時或次數,由系統自動進行費用統計,最后由機場方將結算單交給相應的航司確認并收費。
當橋載設備出現故障時,工作人員將立刻接收到故障告警,進行遠程處理。日常使用時,可以實時查看設備運行數據,提前介入管理,實現主動預防式運維。
橋載設備管理與計量系統主要功能
機場視圖
可通過3D視圖實時查看機場全貌、橋載設備布局和設備運行狀態(如在線、離線、故障)。
航班動態
提前錄入航班時刻表,可即時查看航班計劃、起降狀態及延誤變更等動態,為橋載設備調度管理提供精準依據。
服務計量
包括人員派工、服務填報、服務結算、結算記錄、財務報表等功能。通過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式,提高服務計量的準確性和效率。
設備運維
持續監控橋載設備運行狀態,確保設備穩定運行,提升機場運營效率與安全性。
系統管理
精細化的權限管理和系統配置功能,主要包括組織架構、用戶管理、角色管理、系統參數、系統日志等。
基礎配置
基礎配置模塊涵蓋費率、合同、航司、區域等多種模塊,可適應不同機場的管理需求,確保計費準確、管理高效。其中,在費率設置上主要采用兩種計費方式,分別為:
分項計費:計費細項包括設備費、服務費、能源費,分別對設備使用次數單價、服務時長單價、電量單價進行設置。
全包服務計費:僅按照當次航班的服務時長為單位進行計費,如:按照每15分鐘為單位,計算總服務時長。
價值實現
橋載設備管理與計量系統能夠打通流程落地、進程監管、動態管理、運營監測和財務核算之間的信息屏障,通過對數據精細、全面的采集和智能化運用,提升對橋載設備、人員、服務的管理效率。
在未來,申菱物聯將繼續通過技術創新、拓展定制化功能,讓橋載設備管理與計量系統能夠適配不同民用機場的日常運營需求,助力民航智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