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本間哲朗:看好中國健康養老市場,家電借RCEP出口亞太
松下在進博會的展示。此圖由受訪者提供。
8月29日,松下控股全球副總裁、集團東北亞總代表本間哲朗在松下大阪總部表示,他目前投入精力最多的是松下中國的智能健康住空間業務。外界對中國房地產市場有擔憂,但適老化住宅建筑在中國富有潛力。“中國市場很大,抓住細分需求就有機會”。
在家電領域,本間哲朗表示,今年“6.18”后中國家電市場變得嚴峻。松下正考慮借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機會,把中國家電出口到亞洲、“一帶一路”等市場。“中國不只是制造大國、消費大國,還是創新大國,以前我們是‘在中國,為中國’,現在我們是‘在中國,為全球’。”
加碼中國投資和研發
松下是最早在中國投資的外企之一。2023年度,松下全球的銷售額達84964億日元(約4121.35億元人民幣),其中松下在中國及東北亞的銷售額占了約23%。
談及松下在中國的最新投資和發展情況,本間哲朗透露,松下中國的智能健康住空間業務,最近半年強化利用中國競爭力,從“在中國、為中國”,轉向“在中國、為全球”。
移動車載業務方面,松下與豐田在大連的合資工廠三期今年初竣工,主要生產用于混合動力汽車的方形動力電池,供應中國及海外市場,松下還在中國發展智能座艙業務。
智能制造領域,松下機電(中國)在蘇州的工業自動化BU,已實現了研產銷的本地化,并在蘇州、杭州、珠海設了三個自動化零部件的生產工廠。最近,松下還將在蘇州建立電子材料工廠,產品覆蓋半導體有關的材料,計劃今年10月下旬奠基。
借助中國加入RCEP的機會,松下把在泰國的真空隔熱材料生產集中到其重慶的工廠;把在東南亞的壓縮機生產集中到其無錫的工廠;將考慮把中國團隊研發的產品賣到其它亞太地區市場。
中國提出“高水平開放”。對此,本間哲朗認為,中國積極推進科學技術創新,并啟動人工智能技術行動計劃。中國不僅是市場大國、制造大國,還是創新大國、工程師大國。
“過去五年,松下在華銷售的產品基本上在中國研發、制造。產品中的軟件由松下在大連的軟件公司研發,IT系統由松下在上海的信息系統公司研發,這兩家公司過去五年人數翻倍。”本間哲朗說,中國一年有1100萬大學生畢業,希望更多中國年輕人加入松下在華研發團隊。
身為中國日本商會會長,本間哲朗透露,據最新調查,約55%-56%在華日本企業將保持或增加在中國的投資,說明它們對中國有期待,看好作為全球第二經濟體——中國的未來。中國市場競爭激烈,也是鍛煉能力的訓練場。很多日資企業保持對中國市場客觀、樂觀的看法。
松下控股全球副總裁、集團東北亞總代表本間哲朗。此圖由受訪者提供。
看好健康養老市場
日本早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中國也在為老齡化社會做準備,積極發展“銀發經濟”。本間哲朗看好中國健康養老市場。松下已在江蘇宜興有雅達·松下社區的養老公寓合作項目,類似合作在國內10多個城市也在推進。松下的養老事業還與浙江黃巖的永寧之家、山東泗水的醫養型養老院等展開合作。今年6月,松下還與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北京安馨康養產投集團簽署健康養老合作項目。
記者在大阪的吹田可持續發展智慧城看到,這里不是單純的養老公寓,而是老年人、年輕人、兒童多年齡層混合居住,有活力老人公寓、三口之家公寓,也有需陪護老人與托管學童共處場所,并利用屋頂、外墻太陽能板發電,實現可再生能源使用,打造低碳、智慧社區。
本間哲朗透露,中國多個地方對吹田的社區養老模式感興趣。松下在今年即將舉行的第七屆中國進口博覽會,也將繼續重點展示健康住空間、健康養老的方案。“過去五年,‘進博會’帶來了很好的推廣效果。”
松下在中國幾年前就已經把家電業務與住空間業務結合一起發展。本間哲朗希望,松下中國的家電業務不單賣產品,而是與家裝業務一起提供整體解決方案。過去幾年,松下在中國的家電業務也連續實現增長,其中2020年、2021年更是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不過,現在也面臨新的挑戰。本間哲朗說,中國家電市場“內卷”(競爭激烈),今年“6.18”后國內家電市場疲弱,希望松下在中國研發生產的家電,今年可以出口到“一帶一路”市場。“現在我們再次整理相關策略,計劃今年年底前會整理出來”。
“中國消費者樂于嘗試新產品,IT技術與消費者的距離短”,本間哲朗說,松下十年前開發了IoT住宅設備,在日本沒有上市,有些IoT設備先在中國市場試水,如IoT電子馬桶蓋。加濕的新風設備——六恒氣候站,也先在中國賣,再在日本賣。“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不僅在規模,還在于老百姓接受新的概念。”
中國積極發展人工智能技術,松下中國也在推廣應用AI技術。令本間哲朗開心的是,松下中國在集團內開展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大賽,有5000名中國員工積極參與。今后,AI技術將用于松下中國工廠的智能質量檢測等環節。
- 下一篇: 格力電器上半年營收1002.87億元
- 上一篇: 威樂將參加2024中國服貿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