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快速回升,銅價持續回落
兩個月前在供應緊張擔憂推動下刷新數年新高的銅價,近期持續回落,截至24日國內外已基本回吐了4月8日以來漲幅。
不僅是銅,有色金屬板塊近期整體走弱。滬錫近四個交易日連續下挫,累計跌幅超9%,7月中旬以來更是累跌超13%;滬鎳在上月跌超10%基礎上,本月迄今也已累跌超5%。即使是普遍被市場看好的鋁價,也在近兩個月內下跌了近10%。而在A股市場上,7月23日有色金屬板塊也震蕩走低,多只個股跌超5%。
分析認為,美聯儲降息預期尚未兌現,但有色金屬需求疲軟的影響卻率先發力,迫使金屬市場“預期中的短缺”向“現實中的過剩”屈服。但中長期來看,有色金屬價格仍有支撐。
“金屬礦供應緊張將影響精煉金屬供應”這一邏輯是促成二季度有色金屬價格大幅走高的主要驅動,其中尤以銅、錫市場表現最為突出。
受銅礦生產不穩、礦石品位下降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國內銅礦加工費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幾乎單邊下滑,甚至今年6月一度跌至負值。
雖然今年3月末,國內銅冶煉廠宣布因為虧損和礦供應緊張將啟動減產,但從近三個月市場表現來看,精煉銅的供應似乎并未受到實質影響。其中最典型的變化就是庫存。
倫敦金屬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7月23日,倫銅庫存已經達到23.67萬噸,而在兩個月前庫存僅為11萬噸。國內銅顯性庫存雖然在近兩個月內整體維持在36萬噸至42萬噸區間內,但其中保稅區銅庫存卻已經從年初的約6000噸水平增至77000噸。而一度引發逼倉行情的美銅市場,也在近期出現了庫存十一連增。
此外,來自國際銅研究小組(ICSG)的最新報告也印證了全球精煉銅供應其實并不緊張的現實。ICSG的數據顯示,2024年5月,全球精煉銅市場供應過剩6.5萬噸,而4月僅為過剩1.1萬噸;今年前五個月,市場供應過剩41.6萬噸,去年同期為過剩15.4萬噸。其中5月份全球精煉銅產量為237.2萬噸,消費量僅為230.7萬噸。
從現實來看,當下主要有色金屬市場仍處于傳統的需求淡季,下游需求的季節性趨弱在所難免。
上海有色網(SMM)的數據顯示,國內精銅制桿企業開工率在4月份超預期環比下降2.18個百分點至68.96%的基礎上,5月份再度下滑6.12個百分點,至62.84%,同比下降12.56個百分點。雖然6月份精銅制桿企業開工率如期回升至66.55%,但同比下降了4.38個百分點。7月前三周,精銅制桿企業開工率先升后降,整體維持在70%以下的水平。
進一步,從宏觀預期來看,盡管近期市場對于美聯儲將在9月啟動降息基本形成共識,但其背后卻是美國制造業、消費、就業等多個經濟數據走弱,令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情緒暫時壓倒了降息帶來的樂觀情緒。
不過,機構仍看好中長期終端需求給有色金屬價格帶來支撐。這主要源于對新能源需求、國內電網建設,乃至人工智能(AI)產業發展等帶來金屬需求增量的積極預期,以及對美國大選結果可能帶來再通脹的猜測。
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1-6月份,電網工程完成投資2540億元,同比增速達23.7%,為2018年以來半年度的最高值。單6月電網工程完成投資837億元,同比增加28%,月度數據延續高增長。整體來看,國內電網投資加速。
- 下一篇: 官宣!江森自控與博世交易案塵埃落定
- 上一篇: 麥克維爾將參加第17屆中國冷凍冷藏食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