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住宅工程中心科技創新項目研究成果通過專家驗收
2024年7月12日,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院)組織專家,對國家住宅工程中心城鄉社區與住宅研究所承擔的三項中國院科技創新項目《村鎮建設技術標準體系與應用示范研究》《鄉村碳中和定量化實施路徑及優化設計方法案例研究》《移動式防疫服務艙產品開發》的研究成果進行了驗收。
會議由中國院科研與標準管理部副主任王巖主持,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村鎮規劃研究所所長陳鵬、中國院城鎮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趙輝、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員叢宏斌、北京建筑大學城鄉規劃系副教授王晶、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高原人居環境研究中心主任胡大偉擔任驗收專家組成員。中國院科研與標準管理部主管孫蓓、各課題組研究人員參與了會議。會議推舉陳鵬所長擔任專家組組長。
▲ 參會人員合影
國家住宅工程中心總工程師焦燕作為《村鎮建設技術標準體系與應用示范研究》的項目負責人對研究成果進行了匯報。該課題以村鎮現代化建設及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導,落實《關于加強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健全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體制機制的工作目標,建立了符合科學性、系統性、適用性要求的村鎮建設技術標準體系,研編了明確農村建設項目基本管理程序和底線要求的農村建設項目規范,編制了兼顧時代性、差異性與實用性的村鎮新型農房設計導則。
▲ 國家住宅工程中心總工程師焦燕匯報《村鎮建設技術標準體系與應用示范研究》課題
▲ 《村鎮建設技術標準體系與應用示范研究》課題立項背景和研究目標
國家住宅工程中心高級研究員杜甜甜作為《鄉村碳中和定量化實施路徑及優化設計方法案例研究》的項目負責人對研究成果進行了匯報。該課題研究了符合我國北方農村典型特征、覆蓋全部活動內容的碳排放計算方法;研究了定量化評估各減排措施減碳能力的計算方法,并設計了定量化低碳發展實施路徑,為定量化減排實施路徑研發了多目標性能優化設計方法。農村地區與城市地區的碳排放情況存在較大差異,對農村碳排放的研究為中國農村的減碳工作提供實際的參考價值;填補了我國農村領域碳排放計算研究的空缺;定量化低碳發展實施路徑可為地方政策執行者和村民提供可行的低碳指導策略;低碳實施路徑多目標性能優化設計方法可在相同成本下提升其減碳效益。
▲ 國家住宅工程中心高級研究員杜甜甜匯報《鄉村碳中和定量化實施路徑及優化設計方法案例研究》課題
▲ 《鄉村碳中和定量化實施路徑及優化設計方法案例研究》課題立項背景和研究目標
國家住宅工程中心城鄉社區和住宅研究所所長張蔚作為《移動式防疫服務艙產品開發》的項目負責人對研究成果進行了匯報。該課題以現有傳染病醫院建筑設計規范等標準文件為基礎,通過研究國內外現有移動式防疫艙產品,分析防疫工作人員真實需求,總結出移動式防疫模塊的設計三原則:傳染防護性、快速響應性、生產經濟性,從模塊設計、結構體系、設備系統、轉化功能四方面進行設計,最終與企業合作進行模塊集成生產并在首都機場進行示范應用。
▲ 國家住宅工程中心城鄉社區和住宅研究所所長張蔚匯報《移動式防疫服務艙產品開發》課題
▲ 《移動式防疫服務艙產品開發》課題技術路線
驗收專家組聽取了成果完成單位的匯報,審閱了相關資料,經質詢討論認為:中國院科技創新項目《村鎮建設技術標準體系與應用示范研究》《鄉村碳中和定量化實施路徑及優化設計方法案例研究》《移動式防疫服務艙產品開發》相關研究成果符合課題任務書要求,達到了預定目標,對村鎮建設發展、鄉村碳中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持,一致同意通過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