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中央空調連續改名是在打什么主意?
這兩年,美的暖通事業部連改了兩次名字。
先從『美的中央空調』改成『美的暖通與樓宇』,沒過多久又改成『美的樓宇科技』,直接把暖通空調改沒了。
琢磨一下:美的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一、改名歷程
美的中央空調
美的中央空調,英語名稱:Midea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Division,自我定位:全球領先的暖通空調設備供應商。
美的空調起步大約可追溯到1990年,業務方向:暖通空調設備研發、制造及售后服務。
美的暖通與樓宇事業部
2020年11月,美的集團對外公布,旗下中央空調事業部更名為『暖通與樓宇事業部』。
暖通與樓宇事業部,HVAC & Building Technologies Division,自我定位:暖通和樓宇建筑全套解決方案和服務提供商。
業務方向:覆蓋能源、暖通、電梯、樓宇控制等與智慧建筑相關的方方面面,將基于設計空氣環境解決方案的豐富經驗,根據用戶個性需求,將建筑物的結構、系統、服務和管理進行最優化組合,從而為用戶提供一個高效、舒適、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環境。
美的樓宇科技事業部
與上次改名不到一年時間,美的集團2021年9月再次決定將『暖通與樓宇事業部』升級為『美的樓宇科技事業部』。
美的樓宇科技事業部,Midea Building Technologies Division,簡稱MBT。
自我定位:智慧建筑綜合服務商。Slogan:共建可持續的智慧空間。
業務方向:聚焦能源、暖通、電梯、樓宇控制等產品、服務及相關產業,以樓宇數字化服務平臺為核心,打通樓宇交通流、信息流、體驗流、能源流,為用戶提供智能化、數字化、低碳化的樓宇建筑整體解決方案,積極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二、解讀
對美的這種體量的企業,給核心業務板塊改名是大事。
更何況,把最具優勢的暖通空調從事業部名稱中移除了,其業務調整的決心可見一斑。
改名的動機
業務調整的動機只有一個:給事業部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首先,追趕雙碳政策風口。
細心的會發現,美的中央空調業務兩次作出更名的時間,與國家雙碳政策的推進時間基本吻合。
2020年11月第一次更名,與國家2020年9月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是前后腳。
2021年9月第二次更名,與2021年10月國家雙碳政策的兩個重要文件——《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出臺又是前后腳。
對比兩個文件中明確提出的『大力發展節能低碳建筑』、『持續深化工業、建筑、等重點領域節能』、『健全能源管理體系』等內容,與美的樓科技的業務方向之『打通樓宇交通流、信息流、體驗流、能源流,為用戶提供智能化、數字化、低碳化的樓宇建筑整體解決方案』時,你會發現美的的所有動作都是為這些文件內容量身定制的。
簡單來說,雙碳政策的推進,是包括暖通空調、樓宇自控在內的很多行業的一個新風口和大風口。
構建綠色節能建筑,是暖通行業對國家雙碳政策的貢獻,也是暖通行業追趕這波風口的抓手,更是未來幾十年新的業務增長點。
抓出了,美的集團能再上一個臺階。
其次,國家間的沖突給國產品牌的崛起騰出空間。
近些年,國家間的沖突暴露出來的危機,讓不少行業都出現了國產品牌平替的現象。
目前,與工業、建筑相關的工業自動化控制、樓宇自控、能源管理等領域,還是被德系、美系和日系等國外品牌占據主流。
雖然也有部分國產品牌經營多年,具備一定影響力,但暫時沒有更大體量的品牌擔當領軍角色。
這個空檔期雖然存在很久了,但至今還沒有人有能力抓住,于美的而言是一個機會。
另外,樓宇自控大多是圍繞中央空調系統展開的,而目前不少重點項目都傾向于國產空調品牌。
這于美的而言,同樣又是一個機會——以暖通空調等業務為切入點去拿項目,然后帶動樓宇自控系統進場,實現對市場的占領。
改名的規劃
講道理,單從從近幾年美的在硬件、軟件和推宣上的投入,就能明顯感覺到美的樓宇科技此次改名+業務升級還是挺上心的。
2016年,美的中央空調4月發布初代智慧樓宇管理系統(M-BMS),認為智慧樓宇技術是未來發展趨勢;6月,與西門子樓宇科技集團達成合作,以實現優勢互補。
2021年11月,旗下樓宇自控品牌——美控智慧建筑KONG品牌發布。同月,完成對菱王電梯的收購,并以LINVOL品牌進行發布。
2021年1月,美的樓宇科技研究院成立,構建建筑智慧大腦,用數字技術實現人與建筑的交互融合。
2021年12月,發布『SMART IN ONE 把復雜留給美的,讓用戶更簡單』的品牌戰略,提出智慧建筑合伙人的全新品牌定位。
2022年1月,發布iBUILDING數字化平臺,致力于打造集成暖通空調、數智電梯、樓宇自控,集硬件與軟件于一體的『智慧樓宇生態圈』。
2022年4月,對旗下磁懸浮離心機、變頻水冷螺桿、變頻風冷螺桿等冷水機組10大產品系列進行統一BIM建模,以供需求方使用,提供設計和施工效率。
2022年6月,美的樓宇科技全新官網上線。當天,美的還特意發了一個通稿,這么玩的還有同年7月上線的約克IWE全新官網。
2022年9月,發布全新空調水機品牌『鯤禹』,深度布局中國水機市場。
2024年4月,新發布的高效機房編輯器讓我印象深刻。這套程序在易用性上還是過關的,極簡潔界面、可視化編輯,操作起來像在開發3D游戲,讓我感覺我上我也行。
三、銳評
整體來說,美的樓宇科技很靈活、有狼性,誠如一位行業前輩所說:『在美的身上看到約克早期進入中國的影子』。
此次業務升級的目的,就是要將事業部的業務覆蓋到樓宇建筑的方方面面。而縱觀產品架構和業務升級路徑,它更像是江森自控的『中國版』。
不過,對比江森自控,它目前短板是很明顯的——大型空調水機項目積淀不足,與美系品牌存在明顯的代差,而在樓宇自控上則更是要再『刷一個階段的野怪』。
阿里巴巴達摩院總部及華中總部等項目,均是以大型冷水機組為核心構建空調解決方案。而美的樓宇科技重點參與的阿里巴巴全球總部項目,則采用了多聯機、直膨機、風管機等,清一色的氟系統空調產品。
這一解決方案固然是美的的優勢所在,但也變相映證了其在大型冷水機組解決方案的沒優勢或不自信,路徑依賴,又回到自己擅長的氟系統解決方案了。
之前還有傳言說,美的也曾想競購包括約克在內的江森自控暖通空調業務。就其目前經驗不足這一短板,我感覺這個傳言并非空穴來風。
而美的的優勢在于,相比其他同級別友商,它的包袱少、實力強,可以輕裝上陣。
希望美的繼續拿出改名時的魄力,加大研發投入的同時,通過并購或者合作等方式,盡快把智慧建筑解決方案的代差補起來吧。
至于為啥名稱上把暖通空調概念拿掉,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一是,雙碳政策文件的落腳點在樓宇建筑,對暖通空調較少提及,去掉后與政策契合度更高。二是,『美的暖通與樓宇事業部』這個叫法太長且拗口,不如『美的樓宇科技』簡潔明快。
- 下一篇: 歐博股份賦能桑若(廈門)鈣鈦礦光伏
- 上一篇: 威樂基金會持續支持世界大學生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