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日立兩項科技成果通過專家鑒定
科技創新是推動企業發展和產業升級的硬核動力。對制冷空調設備制造企業而言,科技創新成果的“質”與“量”,是衡量企業科技實力的重要依據,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2024年5月19日,由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組織的2個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在青島成功召開,青島海信日立空調系統有限公司(簡稱“海信日立”),與西安交通大學聯合完成的“基于轉子壓縮機并聯的商用多聯機”和海信日立獨立完成的“商用多聯機空調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兩個項目通過專家委員會鑒定,多個技術創新點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多位業內專家出席,共鑒科技創新
相聚青島,權威共鑒。本次科技成果鑒定專家委員會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陳學東院士、上海理工大學張華副校長、清華大學李先庭教授、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曲宗峰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晉欣橋教授、北京工業大學李紅旗教授、浙江大學韓曉紅教授7位專家組成。會議上,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理事長、全國冷凍空調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合肥通用機電產品檢測院院長李江發表了重要講話。
專家們聽取了2個項目的成果匯報,審閱了相關資料,經過質詢,形成了最終的鑒定結論。
基于轉子壓縮機并聯的商用多聯機
直擊行業痛點,突破轉子壓縮機在商用多聯機上應用的技術壁壘,解決了轉子壓縮機在商用多聯機上應用存在的油液平衡難、振動噪音大、驅動發熱高三大瓶頸難題。
三大創新突破行業技術壁壘:
發明一種商用多聯機并聯轉子壓縮機油液系統主動識別的油液平衡控制技術,開發出112HP模塊組合機組,實現系統穩定可靠運轉;
發明一種非阻塞性顆粒阻尼的壓縮機系統減振降噪技術,實現二倍頻噪音峰值、管路振動及應力峰值顯著降低;
發明一種超傳熱導體的多維一體式驅動散熱技術,解決驅動發熱高的問題,經第三方機構檢測,機組高溫制冷運行范圍可達55℃。
技術應用價值:
項目已獲授權發明專利10件,授權實用新型專利6件。本項目技術已實現產業化,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專家委員會鑒定意見:
該項目創新性強,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研發的基于并聯轉子壓縮機油系統主動識別的油液平衡控制技術、基于非阻塞性顆粒阻尼的壓縮機系統減振降噪技術、超傳熱導體的多維一體式驅動散熱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商用多聯機空調智慧能源管理系統
引領建筑行業綠色轉型,商用多聯機如何實現更精細化監測和更智能化系統控制是關鍵一環。該項目創新將行為節能技術、分戶計費技術、容錯采集技術應用于商用多聯機空調智慧能源系統,解決商用多聯機空調節能控制和分戶計費的問題,硬核推動商用多聯機智慧能源管理技術進步。
三項創新引領行業發展:
創新提出一種多聯機空調用戶行為節能管理方法,對常見高耗能行為進行識別并預警,經用戶實測,全年節約空調耗電量25%。
針對各類使用場景,發明一種能量和時間結合的分戶計量方法,提出了內機電量分攤因子,經第三方檢測,分攤偏差顯著減小。
創新一種發明集群化空調電量容錯采集技術,可自動識別使用現場接線等錯誤;與基于LSTM動態電量數據補償算法結合,有效減小電量預測誤差。
技術應用價值:
項目已獲授權發明專利7件、實用新型專利3件。牽頭編制電子行業標準1項、團體標準1項。項目技術已實現產業化應用,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專家委員會鑒定意見:
項目的多聯機室內機分戶計量方法、集群化空調電量容錯采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商用多聯機行業的佼佼者
不斷定義多聯機科技創新標桿
“雙碳”目標之下,建筑加速向綠色低碳轉型。同時,AI、物聯網等領先技術不斷向中央空調領域融合滲透,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多維因素影響下,占據中央空調行業“半壁江山”的多聯機行業,迎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
但如何突破可靠性、高能效和智能化等多個痛點,讓建筑運維實現全生命周期更節能、更穩定、更智慧、更舒適,已成企業在當前市場競爭中的制勝之道。科技成果鑒定會交流環節,與會專家們還深入了解了海信日立在多聯機領域的一系列最新創新思考及成果展示。
作為商用多聯機行業的佼佼者,海信日立不斷憑借卓越的技術創新實力,持續突破多聯機領域關鍵技術難題,引領行業智能化、綠色發展新理念、新動向。涵蓋此次參與鑒定的兩大科技成果,公司歷經多年創新研發,所持有的中央空調及熱泵類技術專利數量高達2155項,其中72項技術更是被業界認可為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
此外,海信日立還深度參與并引領國家及行業標準的制定與修訂,目前已累計參與了119項標準工作,不斷于踐行中彰顯國內高端中央空調市場領軍者的實力及影響力。
科技創新沒有終點。未來,海信日立將以更多高效、高質的領先解決方案,為更多領域的現代建筑賦予新動力,不斷定義多聯機節能降耗、穩定舒適新標桿,為助推國家“雙碳”目標的順利達成持續貢獻力量!
- 下一篇: 維克閃耀2024醫院建設大會,共筑美好醫院建設
- 上一篇: 大金連續8年入選《全球品牌價值5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