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多肉少的暖通工程市場還能挑項目做嗎?| 暖通觀察
4月中旬,小編再次蹲入成都,開啟了為期一周的市場走訪。這座2023年全國交房量最高的城市,這片連續數年正增長且增長率位居前五的區域市場,卻在步入2024年之后光鮮不再。某品牌四川市場負責人指出:“不是我們放松懈怠,只是2024年的市場環境更為復雜,現在的市場環境更加需要我們放下身段,千萬級的項目要爭,幾十萬的小項目也要搶。”
事實上,正如這位負責人所言,一季度的市場確實有些觸目驚心。在樓市低迷的大背景下,精裝配套市場以及家裝零售市場負增長仍在持續,而以往支撐起市場增長的工程市場也在一季度“滑鐵盧”。不少工程市場的頭部品牌表示,進入2024年后,除了2023年年末遺留的部分項目外,新項目幾乎沒有,所謂項目具有滯后性也只不過是安慰自己。并且從一季度情況來看,市場中的大項目極為罕見,往年聚焦于數百萬乃至千萬級別項目的品牌一時間有些無法接受與適應。
面對有限的資源,更需要相關品牌以及區域負責人及時調整戰略,不僅要關注以往“不屑”去深挖的市場,也需要去剖析即便規模不如自身的競品。某品牌四川市場負責人表示:“工程類品牌人數有限,以往都緊盯大項目,現在只要是付款情況不是過于糟糕的項目,都要及時跟進。包括鄉鎮市場,也需要安排業務員及時‘下沉’,尋找值得開發的項目以及人脈資源。即便如此,一季度市場的下滑幅度肯定突破了兩位數,如果失去這部分小項目的彌補,實際情況不敢想象。”
而具體到項目中的價格競爭和成本控制,品牌之間的比拼也是異常慘烈。比如,某品牌以低于競品25%的報價最終中標,擊敗了一眾該領域的頭部企業。被擊敗的其中一個品牌就開始組織公司研發人員“蹲”入市場深度研究對手控制成本的方法。事實也是如此,即便是規模型企業,也并不見得全方位領先,在價格驅動的市場環境下,任何能拿到結果的對手都有深入研究的價值。
“蹲下去”當然是為了生存與發展。“盛世”自然可以陽春白雪,但“亂世”中的下里巴人、雅俗共賞都無法拒絕,無單無以生存,小單積少成多量變也會引起質變,行業品牌需要回歸初心,為所有建筑服務。同時強化與渠道商之間的合作,并尊重和重視競爭對手,嚴抓項目回款風險評估,讓企業更為健康地成長。更何況市場并非沒有了機會,國家對更新市場的看重或許可以為暖通空調市場打開另一扇“大門”,大家仍需要以樂觀的心態和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市場。
當然,各類項目的經營都需要以技術、管理、落地、服務等內功的夯實為首要前提。為此,走出去,積極與行業同仁展開交流與學習,相互借鑒彼此的優勢與經驗,實現共同成長至關重要。首屆“科技住宅”健康室內環境大會,就是一個為行業各方搭建的“溝通、交流、互動”平臺,或許能為大家帶來一些新的經營思路和啟發。
5月24日 成都尊悅豪生酒店
首屆“科技住宅”健康室內環境大會(西南)
即將啟幕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預約報名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