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高溫熱泵在工業領域“錢途無量”?| 暖通印象2023
當前中國能源結構仍以煤炭為主,產業的高耗能、高排放、低能效問題并存,在當今全球能源結構轉型和“雙碳”目標的背景下,工業過程供熱的低碳化成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目標的關鍵環節。為發掘市場機遇,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積極探索熱泵能力的邊界,通過全產業鏈對熱泵技術的迭代升級,尤其在供熱溫度上限的不斷突破,推動著熱泵解鎖更多的應用場景,高溫熱泵的熱度在2023年尤其突出。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高溫熱泵技術在工業領域節能中的重要地位。在各級政府陸續發布了《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中,高溫熱泵技術被反復提及,并明確支持。不難發現,當能源結構轉型后,電驅設備將成為清潔能源的主要使用者,工業作為能源消耗的主力軍,設備的電能化尤為重要,而熱泵既可以利用工業余熱又能接入清潔能源網絡,成為政策所關注的重點也是理所當然的。因此,在政策的推動下市場需求進入爆發期,高溫熱泵技術因此得到了廣泛應用。
其次,應用規模的增長催動了技術的全面發展,以制冷劑為例,R515b,R245fa、R1233zd等適用于不同溫度段的制冷劑在高溫熱泵中的解決方案層出不窮,而相關壓縮機廠家也推出了適用于高溫、超高溫工況下的螺桿、離心式壓縮機,在此基礎上,中央空調品牌、專業空氣源熱泵品牌紛紛發力高溫熱泵,出水溫度從100℃向180℃擴展,以滿足更多的工業應用場景。高溫熱泵對技術基礎的高要求為制造企業提供了一條有著明確壁壘的新賽道,而制造企業也需要這樣頗有前景的應用市場為自身在紅海市場中尋覓到新的增量。
綜上所述,在多重利好之下,高溫工業熱泵市場的熱度持續上升,吸引了大量的制造企業入局,但高溫熱泵在實際推廣和應用過程中仍面臨著不小的挑戰。正如上海交通大學王如竹教授所言,大家都知道工業熱泵是好產品,但是要甲方把鍋爐拆下來更換那就很難。目前,設備成本高居不下就是高溫熱泵應用的首要難題。系統的高投入,讓甲方在初投資上不得不慎重考慮,進而導致了部分項目從洽談到落地的周期較長,并充滿了不確定性。而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高溫熱泵系統需要針對不同的應用環境進行調整,如何做到因地制宜與因情施策,為不同的工業制造環境匹配最佳的解決方案,并能夠在滿足工藝要求的同時,進一步降低系統能耗以及優化能源利用,將是高溫熱泵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同時,供應鏈中不同品類之間還需要磨合,在不同溫度段的高溫熱泵應用尚未形成較為標準的系統解決方案。暖通空調企業在水源熱泵領域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而專業熱泵企業則在空氣源熱泵領域有著較好的基礎,未來誰將在市場中實現技術突破,并最終主導高溫熱泵市場,仍然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