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州:鼓勵應用“六恒”系統,加速高品質住宅建設
近日,常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出臺了《常州市高品質住宅規劃管理實施意見(試行)》《實施意見》共二十三條。
其核心內容和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優化公共區域配建要求。《實施意見》從人民群眾生活感知最真切的角度出發,對住區綠化品質提升、增加車位配比、優化居住區交通組織等方面提出新要求。提出新建居住小區按要求設置人均不低于0.5㎡集中綠地,大于等于3公頃以上(含)的地塊應配置至少一處不小于總用地面積1%的集中綠地,該綠地在標準的建筑日照陰影線范圍之外的面積不小于1/3;新建居住小區配建停車位:小汽車按≥1.2車位/100㎡建筑面積且不少于2輛/戶,取其高值;非機動車按≥1.5車位/100㎡建筑面積;優化居住小區平面交通設計,宜實行人車分流,不得設置地面機動車停車位,地庫應增設總停車位2%的訪客車位等新要求。
二是優化建筑面積管理標準。《實施意見》圍繞現有的建筑面積計算標準進行了探索和突破。統一陽臺計算標準:陽臺無論封閉與否,面積統一按照陽臺圍護結構外圍水平投影面積一半計算建筑面積。優化面積計算規則:底層作為公共空間的架空層(含核心筒等公用部分,除純架空外還可做書屋、兒童游戲、鄰里互動等用途)、風雨連廊、車庫坡道及出入口頂棚、沿街公共廊道等可不計算容積率。
三是提出智能、綠色住區的建設要求。《實施意見》要求讓住宅富含更多“數字因子”: 新建小區鼓勵建設智慧型住宅,基于物聯網、大數據等,配置適老、適幼、“六恒”系統等智能化產品,依托智慧城市家庭網絡終端,實現室內設備智能控制。綠色建筑方面:試點開展立體生態住宅建設,鼓勵通過打造平臺立體綠化,實現城市建筑與生態景觀相生共融,提升住區品質。努力拓展鄰里休憩、社交、娛樂的新空間,體現文人美學價值,引領美好居住生活的發展方向。
四是滿足個性化定制需求。《實施意見》針對性提出項目存在個性化設計要求的,在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標準、規范的前提下相關條款可直接在規劃條件中落實。此舉進一步豐富住宅產品的多樣性,滿足市場對品質住宅的多樣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