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陽發展空氣源、水源、淺層地熱源等清潔能源
近日,四川省綿陽市人民政府發布《綿陽市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為方向,以培育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綠色低碳新動能為重點,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積極穩妥有效做好碳達峰工作,明確各地區、各領域、各行業目標任務,走出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筑牢涪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確保2030年前如期實現碳達峰。
在實施節能降碳重點工程方面,《實施方案》明確實施城市節能降碳工程,加強城市景觀照明節約用電管理,推進先進綠色建筑技術示范應用,推動城市綜合能效提升。實施園區節能降碳工程,鼓勵充分利用園區廠房屋頂實施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推進有條件的園區開展集中供能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能量系統優化和梯級利用。實施重點行業節能降碳工程,在鋼鐵、化工、煤電、建材等重點用能行業推進能效對標管理,推動主要產品工藝升級與節能改造,積極培育“能效領跑者”。實施新型基礎設施節能降碳工程,積極推廣使用高效制冷、先進通風、余熱利用、智能化用能控制等綠色技術,提升數據中心、5G基站等新型基礎設施能效水平。實施公共機構節能降碳工程,開展“六大綠色行動”和“5+2低碳工程”,確保到2025年,全市公共機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和人均綜合能耗下降6%,單位建筑面積碳排放下降7%。
在推動建筑用能清潔低碳化方面,《實施方案》提出進一步推動太陽能、淺層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在工業園區、公共建筑和商業建筑開展分布式光伏利用,開展光伏發電與建筑一體化和“光儲直柔”技術示范應用。按照“宜電則電”的原則,建立以電力消費為核心的建筑能源消費體系。在建筑空調、生活熱水、炊事、醫院消毒、洗衣等用能領域推廣高效電氣化應用技術與設備。因地制宜發展空氣源、水源、淺層地熱源等清潔能源。積極建設分布式能源、配電網、儲能、電動汽車充電樁等有利于清潔能源發展的基礎設施。積極推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的研究及試點工作。開展建筑領域低碳發展績效評估。到2025年,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穩步提升,鼓勵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到2030年,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