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礦井空調為深井開發保駕護航
近日,格力礦井專用防爆制冷設備(以下簡稱礦井空調)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后臺也收到了很多關于這個設備的咨詢,小編今天統一整理了關于這款設備的相關情況,給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
熱害是深部礦井的六大危害之一
我國很多開采礦井都屬于四十年以上的老井,開采深度一般在800~900m左右,瓦斯、地熱、礦壓、水害等各類災害并存。隨著深部礦井開采時代的到來,高溫熱害逐步成為深部開采的新瓶頸,煤礦地下溫度隨著開采深度增加而不斷增加。一般情況下開采深度每增加100m,溫度將增加2~4℃,在900m深巖處,溫度能達到38℃左右。
據統計,礦井重大災害事故中高溫熱害占比達4.2%,雖然煤礦采取了各種降溫措施,但效果有限,夏季井下工作溫度普遍仍達32—35℃,如若工作面潮濕悶熱,個別地點高達38—40℃,相對濕度接近100%,礦工處于“蒸籠”工作環境。井下職工中暑、脫水、患濕疹、皮膚潰爛現象時有發生,有時礦工干活衣服都能擰出水,特別容易感到疲憊,對礦工身體健康危害影響很大。
在國家煤礦安全規程中對工人從事高溫作業勞動有明確規定,當采掘工作面的空氣溫度超過30℃,必須停止作業,采取相關措施進行降溫。
常規通風、噴淋及人工運冰降溫方案因除濕能力低,降溫效果差,工作環境未能得到明顯改善,很難滿足深部礦井熱害治理需求,而現有的局部制冷設備制冷設備故障率高,可靠性差,夏天經常出現停機狀況。
平煤&格力強強聯手 取得行業性突破
平煤神馬集團遵循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公司管理層一直以來致力于改善井下員工的工作環境,不斷地尋求最合適的深井降溫措施。
2020年,平煤神馬集團董事長李毛先生向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女士提出需求:想要借助格力的相關技術,幫助開發一款專供煤礦使用的空調。在知曉礦工井下工作的現狀后,董總深深地感受到了這項工作重大的社會責任,作為空調行業的領軍企業,格力有責任為礦井工人的工作環境帶來改變。
經過大量實地調研,2020年格力與平煤聯手開始進行礦井空調的研發。格力研發投資超過了1個多億,平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終于在一年后,成功研發出了礦井空調。機組設備完成了壓縮機防爆、阻燃試驗等8大類機組檢測試驗、80余項嚴格的考核試驗。該套設備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為改善深井熱害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2021年8月格力礦井空調在平煤十礦完成安裝調試。設備運行后,礦井內掘進面溫度低于28℃,相對濕度約60%,巷道溫度較之前降低了大約10℃,相對濕度下降30%,不僅改善了深部礦井職工的作業環境,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同時減少了礦井因夏季高溫高濕影響造成的工作面停工,為深部資源開采增加了有效生產時間。
中國平煤集團的副董事長、總經理李延河先生對此表示:“這個項目標志著我國空調制冷技術在煤礦特殊環境的應用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將有力地解決礦井高溫高濕、逢夏停工半生產的現實難題。”
2023年2月,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會上,經鑒定委員會鑒定,由格力與平煤聯合研發的“深部礦井熱害治理新型制冷成套設備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總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其中超高壓比I類防爆半封閉螺桿壓縮機填補了行業空白。
格力礦井空調核心關鍵技術
01、提出了基于乏風冷卻的新型高效梯度降溫除濕系統解決方案,實現了掘進面溫降10℃,除濕30%,采煤面溫降7℃,除濕25%。
02、研發了基于水力驅動的乏風散熱技術,實現了新風量零耗散,耗水量降低了90%,節約了井下寶貴的生產資源。
03、研制了行業首個防爆Ⅰ類半封閉螺桿壓縮機,冷卻水溫高達60℃都可以正常運行,提升了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證了壓縮機在礦井極端環境下穩定運行。
經過第三方機構檢測,與其它制冷設備相比,格力設備在制冷效果、消耗資源、安全性及可靠性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格力礦井空調不僅大幅改善了深井作業環境,提高了作業的安全性,同時大幅提升了生產效能,讓礦工們能夠更安全舒適地進行工作,實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未來,格力中央空調也將繼續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從提供產品向提供系統集成化解決方案轉變,不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以常溫舒適性空調為基礎向數據機房、工業制造、冷凍冷藏、農業生產等特殊工業領域提供綠色高效、優質可靠的服務,為早日實現國家雙碳政策保駕護航。
- 下一篇: 麥克維爾A+ Power,助力優雅過冬
- 上一篇: 濟南:充分利用空氣能等新能源為建筑供熱、供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