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和:認清現狀,謹慎選擇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熱泵熱風機產品從其誕生之初,就決定其定位與走向。政策驅動下的招投標產物,經過多年的發展依然沿著固有的道路前行。不僅如此,因為諸多家電品牌和代工企業的主導,熱風機的價格戰之慘烈也是熱泵行業所罕見,一臺機組居然只有幾十元的利潤,這種家電操作手法,讓很多熱泵從業者極為不適應。

萬和新能源事業部營銷總監 溫建濤
對此,萬和新能源事業部營銷總監溫建濤認為,熱泵熱風機的生存環境單一,可謂是因“煤改電”政策而生的產物,招投標項目應用居多,零售渠道的廠商布局乏力,難以驅動新的消費市場。而非市場因素限制之下,熱風機的發展難以有太多機會,只能在招投標市場進行“折騰”,偶有渠道商進行嘗試零售,但比傳統壁掛空調更高的售價,使其很難在市場上打開銷路,多則百余臺,少則幾十臺甚至個位數的銷量,顯然無法支撐經銷商的運營成本,這也使得部分渠道商在嘗試之后不得不放棄熱風機零售市場。從近幾年的市場表現來看,很多專業熱泵品牌就主動撤離這一戰場,中標品牌中熟悉的熱泵品牌身影難覓,也充分說明這一市場走向低迷。
需要指出的是,導致諸多品牌遠離熱風機市場的重要因素,是招投標項目的墊資難題。在經濟調整期之際,各品牌和渠道商手中的資金本就有限,墊資的周期長,回款難、回款慢讓很多熱泵品牌和經銷商對其望而卻步。墊資對于廠商來說都是“不可承受之重”,不同的資本對市場需求不同,在熱泵成為諸多資本爭相追逐的概念股之際,如果找到合適的資方,愿意為清潔能源應用買單,共同在熱泵行業掘金,倒也不失為良好的操作模式。
當然,想要在市場有所作為,認清不同階段的行業發展現狀尤為重要。溫建濤表示,目前的熱風機市場依然存在對政策依存度高,零售渠道難以打開,工程市場應用乏力的情況,短期內不會有所改觀。想要讓熱風機市場有所起色,除了從市場應用端做出改變,在產品端也要作出一定程度的優化,讓熱風機與空調概念相結合的產品為用戶所熟知。在當下市場端,除了滿足采暖需求的低門檻1P 熱風機產品應用增多,諸多從未在市場出現的品牌陸續出現,低配版熱風機成為招投標市場之外又一細分應用領域。同時,在產品端R32 冷媒的應用,不僅有效降低了成本,也讓產品效率更高,在熱泵空調的概念下,能夠得到更多用戶的認可,對于推動熱泵熱風機的應用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談及企業層面對熱泵熱風機的作為時,溫建濤從萬和大布局說起,根據不同的區域和不同產品有選擇性操作。他表示,萬和作為在燃熱領域深耕30 年的民族品牌,在恰逢公司30 周年的關鍵節點,也在積極尋找新的增長曲線。而對于熱風機市場,萬和保持謹慎態度,招投標市場根據項目情況進行操作,在確保資金能準時到位的情況下,有合適項目會積極參與,同時配合渠道網點進行產品精細化耕耘,確保萬和能夠在熱泵領域為集團成長貢獻更多能量。
- 下一篇: 科菲的“新酒”與三菱重工的“老牌”
- 上一篇: 中廣歐特斯:階段性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