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泵熱風機的路走到頭了嗎?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在空氣源熱泵的諸多品類中,熱泵熱風機可謂是一個“異類”,其誕生、成長過程不同于熱水、采暖、烘干等細分品類,誕生之初就是為了滿足北方地區的家用采暖需求,而且是在政府招投標的項目中的應用。后來,雖然諸多熱泵品牌爭相進入其中,想要分食一杯羹,然而諸多項目的墊資行為和價格戰讓不少品牌望而卻步。
因為價格一再走低,熱風機市場“規模不經濟”現象十分明顯。但毋庸置疑的是,市場需求仍在,如何打開現局面才是熱泵熱風機的正途。熱風機的生產和銷售呈現兩種狀態,生產除了家電系空調品牌,如格力、美的、海爾、TCL 等,其余產能多為專業代工企業所消納,專業熱泵企業除了中廣歐特斯、紐恩泰等少數實力強的品牌,很少有企業研發與生產。這種局面導致熱泵熱風機行業資源集中,創新力不足,成為在熱泵品類中的獨特存在。
對此,很多主流熱泵企業將熱泵熱風機定位為階段性產品,是清潔取暖的補充性產品,也就是說其滿足采暖的初級需求,在集中供暖無法覆蓋的區域,在熱泵熱水機取暖受限的地區,優先使用熱泵熱風機提供熱源,從而先滿足用戶對于采暖的需求,滿足對國家清潔供暖的需求,并助力“雙碳”戰略的穩步推進。
時至今日,熱泵熱風機項目依然次第出現,除了其所需的項目資金遠小于熱水機產品的原因之外,熱泵熱風機制熱效果不錯,無需售后維護,符合當下北方清潔取暖的需求。但參與形式多為當地經銷商和廠家的協同配合,商家借勢品牌的拉力、產品和資質,廠家借助渠道的資源,用這種更加穩妥的方式,將相關的項目進行落地。這就導致沒把握的標不投,沒渠道的標放棄,成為專業熱泵品牌的共識。
誠然,熱泵熱風機市場過于依賴政策,“靠天吃飯”的弊端短期內很難改變,想要在這個領域進行經營就要首先認清這一現狀,從而籌謀如何在適應過程中找到更多商機。比如,有部分企業已經對家用型熱泵熱風機進行簡化,通過工程化渠道進入公寓、宿舍等剛需場所,雖然不在主流熱泵熱風機的范疇之內,但從實際使用效果來說能夠滿足取暖需求。此外,有部分企業將熱泵熱風機應用于細分領域,使其能夠在工程項目中發揮采暖效果,諸如此類的種種嘗試,雖然有所變形,但依然是基于熱泵熱風機的理論之上進行改變,多嘗試或許能蹚出不一樣的出路。
需要認清的現狀是,熱泵熱風機的困局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想要走出新的途徑,必然也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一個契機,從而找到更好的發展途徑。誠如有企業坦言,差異化的道路是熱泵熱風機破局的關鍵,但如何找到新的切入點,用更有生命力的模式,來打破這種局面需要全行業去摸索探討。從行業發展現狀來看,熱泵熱風機行業是升級還是轉型,這個問題不僅是大品牌的事情,中小品牌也可以在細分領域進行發揮,從而將熱泵熱風機的優勢進行發揮,擴大其應用范疇,讓其生存環境更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