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半年報】第一章:冷水機市場報告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支棱”起來的冷水機,與末端產品配合著打出的一套組合拳,最終將2023上半年中國中央空調市場的增長率拉回正數增長的行列,也一舉搶回了過去五年被氟系統產品奪走的市場權重。再度回顧2023上半年的冷水機市場,諸多亮點依然可圈可點,比如向冷水機不斷拋來需求的工業市場,已經成為了各品牌爭相競逐的焦點戰場;再者,被儲能市場需求刺激的熱泵技術的活力,特別是高溫熱泵的風向,同樣點燃了冷水機產品的“熱”應用;另外還需要關注到出口市場的興起,伴隨著“制造業出海”的進程,冷水機產品也在跟隨總包方和項目方一同走向海外。
不過,還是要給這份欣喜澆上一盆“冷水”,雖然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中可以發現,近一年包括工業投資、制造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等不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的持續增長,一定程度上為推動冷水機產品增長創造了條件,但需要認清的一點現實是,市場的真實表現或許遠沒有數據上這么樂觀,因為仍有許多因素在干擾著這一數據,比如2023上半年同比的數據是多地遭受疫情封控的2022上半年,比如原本屬于2022年末出貨的項目,因為防疫政策轉向不得不延遲到2023上半年,這些因素最終都作用到了2023上半年的數據中。
諸多行業人士對2023上半年實際上也是持悲觀態度的。宏觀數據上來看,固定資產投資的同比增速在持續放緩,而微觀表現上,工程項目市場整體的低迷也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僅根據市場中的反饋,2023上半年的可參與投標的項目數量以及實際簽約的訂單數量都遠低于預期,再加上總包方的巨額欠款讓資金的回籠進一步放緩,既定項目周期的無限延長甚至取消等等,這些真實存在的利空因素,都讓2023下半年的走勢壓力重重。
一、應用市場分析
被工業激活的上半年
延續2022年的余溫,工業產業的熱度依然在持續,而在冷水機產品應用市場的占比中,近40%的比重也來自工業市場。這其中,新能源產業鏈相關及衍生制造業的火熱備受矚目。可以發現,處在該產業鏈上的包括硅料加工、儲能、汽車制造、芯片加工制造等領域,相關投資及建設仍然保持著穩定的進程,而來自終端需求市場的持續擴容,也在讓這一市場的未來前景同樣可期。當這份熱度傳遞到暖通空調行業時,作為制造工廠、實驗室、辦公樓等場景的重要配套產品,冷水機的需求在工業市場中得到了多方面的激活。

分產品來看,離心機成為了工業市場中備受關注的產品。“碳中和”“碳達峰”目標迫近,其對于建筑行業節能減排的要求已經成為了社會的共識,加上離心機在冷量段上向兩級的持續拓展,以及磁懸浮和氣懸浮的普及應用,讓其使用的應用場景日益豐富,而高效節能的優勢,同樣對推動工業場景節能降耗目標的達成意義顯著。另外,在某些應用場景中,螺桿機作為離心機的補充產品,也在這一波紅利的釋放中收獲了自身的發展,特別是能夠滿足制冷、供熱及熱水需求的工藝場景,四管制乃至六管制螺桿機產品的競爭優勢同樣不容小覷。

相較而言,在工業市場中應用更為聚焦的溴化鋰產品,卻未能趕上這一輪工業產業發展的熱浪。實際上,在北方諸如鋼鐵、煤化工等領域的發展在2023上半年相對放緩后,再加上燃氣燃油價格的持續走高,不具備價格優勢的溴化鋰產品發展明顯受到阻力。雖然在能源結構轉型的趨勢下,吸收式溴化鋰在工業廢氣廢熱的利用上依然價值顯著,但有限的市場空間,還是讓溴化鋰產品的發展面臨著更多的挑戰。


最后,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熱泵”應用的無限潛力。實際上,除了“冷市場”的活力,“熱市場”同樣也給冷水機組創造了更多延伸的可能。能源轉型的趨勢將“熱泵”應用推到了全新的高度,諸多工業應用場景對高溫熱泵產品的訴求也在水漲船高。而作為實現高溫出水的主力軍,包括離心熱泵、水(地)源熱泵、吸收式熱泵以及大冷量渦旋機組,都可以對不同的項目類型進行需求的對稱,肩負著國家綠色低碳發展轉型的高溫熱泵產品,正成為諸多新建項目的重要選擇,而規模更大的改造項目市場的潛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挖掘。

最后,關于“投資出海”在2023上半年的熱度延續,同樣也是工業市場的亮點之一。國內人口紅利的逐漸縮水,人工成本的增加正在讓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將相關產業的制造基地移至海外市場。海外基地的建設,同樣也將參與其中的冷水機制造企業的銷量帶出了國門,特別是對于不少布局全球的暖通空調制造企業來說,國內簽約、當地配合負責供貨及技術支持的合作模式已經相對成熟,而未來,這一趨勢或許會更加明顯。需要說明的是,出口部分數據并不在本報告的統計范疇內。
傳統項目市場高開低走
不同于工業市場的火熱,商業及地產等傳統項目市場卻呈現了高開低走的發展態勢。由于2022年末防疫政策的開放,諸多工程項目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延期放緩。進入2023年以來,上一年度的停滯項目相繼復工,出貨也迎來了一波小高潮。但是好景不長,由于整體市場經濟環境并未迎來預期的復蘇,包括商業地產、基礎建設等“泛民用”工程項目的低迷依然在持續,這也進而讓年初的“出貨熱”缺少了延續性,再加上訂單的縮水、項目回款的困難等都成為了目前民用工程項目市場普遍的問題,冷水機產品在下半年民用市場中的發展并不樂觀。

當然,無論是商業地產還是基礎建設,這些市場也并非一片沉寂,2023年以來,旅游、餐飲、娛樂等消費經濟的相繼復蘇,一定程度上還是給中小項目市場注入了活力,模塊機產品也在這一趨勢中找到了自身重回發展正軌的有力抓手,另外在一些關乎民生的基礎建設中,三四線城市的建設進度仍然保持著循序漸進的節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冷水機產品出貨的增量。
在目前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節能降耗的命題已經深入進工程項目市場的每一個環節,除了商業及地產市場外,還有一些細分領域,諸如區域能源、數據中心等,也紛紛提出了高效節能的發展目標。可以發現,2023上半年,不少制造企業對于細分市場的加碼仍在持續,無論是創新型的空調產品,還是針對性的系統解決方案,工藝型空調所適用的諸多細分市場,正成為在實現整體市場環境競爭加劇中實現差異化發展的重要賽道。不過,由于細分市場很難形成規模化效應,所以能夠帶給整個冷水機產品的發展增量也相對有限,這里也不再贅述。
二、品牌格局分析
可以發現,冷水機市場中,外(合)資品牌與民族品牌的市場份額相較2022上半年同期略有波動,在市場環境變化以及價格競爭的持續刺激后,外(合)資品牌的價格也在逐漸“接地氣”,這為其爭取到了進一步拓寬自身銷售的機會。當然,來自民族品牌對這一份額的沖擊仍在持續,僅從2023中國制冷展的舞臺上就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民族品牌紛紛重磅推出了自身的離心機、高效螺桿機等產品,更是有部分企業在離心式壓縮機、變頻螺桿機等產品上也逐漸掌握自主 2023上半年模塊機市場主流品牌占有率研發制造的話語權,技術壁壘的打破和硬實力差距的縮小也在讓整個冷水機市場的競爭進一步加劇,再加上總包方最低價中標的局面難以打破,外(合)資品牌希望能夠通過價格的調整,來為自身的經營挽回流失的份額。

相反,在渦旋式冷水機上,民族品牌的權重地位依然在放大。特別是伴隨著大渦旋機組的陸續出現,渦旋機產品所能夠競爭的市場空間也在持續放大。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中央空調企業外,傳統熱泵企業也紛紛借助北方商用采暖的熱浪,實現了對于模塊機,尤其是低溫模塊機產品的加碼,并參與進市場的競爭中,這一股勢力的加入,無疑會進一步加劇以模塊機為代表的渦旋產品的競爭,也同樣會讓價格絞殺更為激烈。
三、產品趨勢分析
關于冷水機市場各產品的發展趨勢,首先還是要聚焦離心機產品。如前文所言,在節能高效的時代命題下,離心機產品的技術升級方向也十分明確,特別是在磁懸浮、氣懸浮為代表的無油技術的探索上,都在讓離心機產品朝著更高能效不斷精進。不過,需要強調的是,在熱泵成為低碳節能時代發展主力軍的背景下,在“熱”這一領域的應用,離心機同樣也逐漸站穩了腳跟。特別是在北方市場,不少品牌通過離心熱泵這一產品,在有熱能應用需求的場景收獲了自身的一席之地,這也為離心機上半年的增長創造了條件。
再看螺桿機產品,變頻螺桿機產品價格的回落,讓螺桿機在能源轉型時代同樣能夠更有參與感。同時,風冷螺桿機在醫院、數據中心、北方采暖等特定應用場景下依然優勢明顯,而水冷螺桿機作為配合離心機的補充產品,份額同樣也在水漲船高。不過,需要關注到的一點是,由于應用市場的多元化需求,單冷型的螺桿機產品在市場中的需求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萎縮,而這一趨勢或許在未來將會更加明顯。

冷水機市場在2023上半年的整體發展趨勢是相對比較積極的,但是也正如諸多行業人士擔憂的一樣,二季度以來的銷售乏力的困境是否會在下半年延續還不得而知,而這份乏力所帶來的出貨放緩也已經箭在弦上。2023全年,冷水機市場中的各產品是否能夠繼續收獲預期成績,可能在三季度過后就會有答案。
- 下一篇: 【2023半年報】第二章:末端市場報告
- 上一篇: 依必安派特讓NTT服務器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