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理化所李曉瓊:尋找發展契合點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科研院所作為熱泵烘干的前沿單位,對于市場上很多產品與技術都是先行先試,在此可以了解行業能夠應用的場所,社會所追尋的熱點。近日,CHPC·中國熱泵工作組走進中國科學院理化所,與張振濤老師團隊的李曉瓊博士就相關問題進行交流。李曉瓊表示:“隨著熱泵概念成為行業熱點,不僅熱泵烘干被重視,高溫熱泵技術也成為行業的熱點,尤其是在工農業應用領域更是被不斷提及。熱泵烘干放之社會經濟大環境來說,有太多的應用領域,有太多的發展可能,而當下最重要的是一方面做好產品的穩定性,做好系統控制的真正節能。另一方面,要充分結合國家政策和地方政策,與熱泵企業深入到細分領域之中,做好熱泵烘干的應用與推廣。”
現代農業的智慧糧倉建設中,對于糧食干燥要求很高,不管是入庫的干燥處理,還是過程中的溫濕度控制,都要及時對糧食進行干燥處理,避免霉變和病變,使之能夠在存儲過程中損耗最小。李曉瓊表示:“今年夏收季節,河南及其他產糧區的大雨,讓糧食烘干問題備受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視,最近很多地方儲糧部門領導前來與張老師溝通糧食烘干的事宜。此外,種子烘干近些年也成為熱泵烘干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部分優質良種基地對熱泵烘干的需求很大,不少科研機構已經在著手進行項目攻克。”
從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熱泵烘干具有諸多優勢,尤其是在“雙碳”目標實施過程中,其節能高效、綠色環保的特性,不斷擴大應用范圍。當下來說,烘干的產品如果是單價較低,則采用大批量、流水線式烘干,如果是單價高,則采用小批量精準烘干。而不管哪種方式,試錯的成本都非常高,這也是不少產品烘干難以規模化開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中草藥的人參、藏紅花、天麻、蟲草等,甚至最常見的枸杞等,一旦失敗對于用戶來說損失巨大。在這烘干領域,如果相關企業有機會獲得合作機會,將大大提升熱泵烘干的附加值。
當然,因為熱泵烘干行業太細分,有實力的專業廠家不多,規模也不大,在研發方面實力不足。因此,同質化現象導致熱泵烘干技術 多年來未取得突破性進展。需要指出的是,在熱泵概念火爆的環境下,暖通空調頭部品牌近兩年在熱泵烘干的投入逐漸加大,但因為種種原因進展緩慢,行業的中堅力量依然是專業的熱泵烘干主機制造企業。而理化所陸續和不少熱泵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在落地執行過程中,亟待有更多新成果產出,來滿足市場多元化的熱泵烘干需求。
為更好推動熱泵烘干的產學研用的落地,“CHPC·中國熱泵”戰略的實施,對于熱泵烘干在暖通空調與熱泵領域的推廣,將起著很好的推動作用。在實施過程中,將充分發揮中國制冷學會的影響力,充分調動諸如中科院理化所等科研院所的資源,聯合各地高校、檢測機構,以及生產廠家、渠道商與用戶單位,甚至國家主管單位的力量,構建全系列的生態體系,通過學術論壇、資質培訓、標準制定,以及案例推廣等方式,讓行業對于熱泵烘干的全產業鏈有更深入的了解,進而形成更有利的推廣應用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