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配機電服務商如何應對面板爭奪戰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在宅配機電的系統解決方案中,機電設備的集控和管理,往往是實現進一步提升住宅舒適感的手段之一,而這其中,打造能夠集中管理設備的網關,并且將各類機電設備甚至是家居設備的控制管理,融入進智能化的控制面板中,就成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前提,也是當下越來越多消費者關注的焦點。而更具誘惑的在于,作為能夠協調起各類設備的集大成者,控制面板的流量價值已經不言而喻,舉例來說,當一個用戶青睞的控制面板,背后所能夠兼容著越多品牌的空調、新風甚至是燈光、窗簾等設備,其帶來的聯單效應也更明顯,甚至用戶會因為考慮面板的兼容性,而去選擇適配的產品。
所以,雖然僅是一塊小小的控制面板,但是對于控制企業、智能企業,甚至是設備制造企業來說,這一引領流量的入口同樣吸引著更多的關注。實際上,在集成化的整合趨勢下,控制面板只不過是外化的一個具體表現,而其折射出的,是在住宅環境中對于全屋相關設備進行集中管理的系統升級。可以說,在越來越多的設備進入家庭設備后,如何讓墻上繁多的控制器化零為整,實現最大程度的兼容,也將會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最為重要的話語權。
可以發現,目前已經有諸多企業走出了各自的發展新思路。具體來看,其一,傳統的控制企業,強化控制面板功能,優化控制系統,通過與更多設備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的方式,進一步整合自身的通信協議的兼容,再將智能化融入其中,幫助宅配機電服務商提供更為便捷的安裝,也同樣滿足終端用戶對控制面板美觀性、便利性的控制需求。
再者,設備制造企業開始對控制面板進行升級,雖然部分企業并沒有開放通信協議迎接外部兼容,但其卻將自身所能夠覆蓋的空調、新風、采暖等產品的控制進行了整合,甚至還對諸如燈光、窗簾等產品進行了外延拓展,這份看上去“不務正業”的方式,其實是一份對于自身流量的自信,以及期待將自身流量實現更多變現的嘗試,也是對未來集成化趨勢的一次搶占先機。
當然,對于部分在控制方面技術能力相對薄弱,同時品牌流量及影響力并不突出的企業來說,他們在這一趨勢下同樣也沒有固步自封,而是選擇了更為包容開放的態度,去參與進系統集成的時代洪流中,通過開放通信協議,兼容進更多的控制面板中,這同樣也進一步增加了被選擇的可能,同樣也在抱團取暖中塑造了自身的競爭力。
當然,還有更為進階的在于,控制面板所反映的只是單一住宅用戶對室內環境及相關設備和系統的管理控制,當眾多控制面板以及各類自控設備共同組建成一個系統時,其是建筑樓宇的自控架構的重要單元,這對于正處在低碳轉型的時代風向下的樓宇建筑來說,同樣是實現室內舒適與建筑高效節能相平衡的重要路徑。
總的來說,集成化的趨勢已經時不我待,深耕市場中的每一個企業和宅配機電服務商,也同樣將面臨著這一滾滾而來的熱浪,一場“面板爭奪戰”已經一觸即發。對此,我們特別策劃了本期課題,期待能夠與諸位就控制面板這個產品以及其背后蘊含的價值展開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