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旦:政策導向,能源托管下潛藏的大機遇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嘉信立恒設施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大客戶及節能業務拓展總監 李元旦在第6屆暖通空調工程商及宅配機電服務商生態大會上所做題為《能源運營服務模式與項目案例解析》的演講,圍繞能源托管服務,能源項目運營和項目案例講解能源運營服務如何入局。

以下為演講節選:

能源托管屬于合同能源管理一部分,大家知道能源管理有保證型,其實高效機房就是一種能效保證型的合同管理模式。有分享型,這種比較多叫EMC。而托管型就比較少,我后面會詳細講解,大家也聽說過很多客戶在做托管,理論上能源托管大家都可以做,比如照明、熱水。我會針對中央冷站的托管來講,因為體量比較大,也比較簡單直接。



所以為什么要做能源托管?首先托管是一種EMC合同,實質上是一種BOT,最終跟能效的費用掛鉤。BOT就是Build、Operation和Transfer,BOT對于業主來講它的價值是通過購買服務來減少一次性的固定資產投資。之前國管局推出了鼓勵能源托管業務的政策,在5~10年的范圍內,客戶不進行一次性投資,而是向服務公司去購買服務。
在建設過程中,強調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設備都有由節能服務公司或者美的、海爾這類制造企業去建設。第三個就是運營,在服務期間由服務公司做運營,然后能夠保證結果,成本鎖定。
對客戶來講,只是購買服務,就像去購買自來水、電、燃氣一樣,合同結束以后移交資產,這是它的商業模式。在國內我看下來有很多的客戶都在用能源托管,當然現在用的比較多一個是醫院,政府的公共建筑也有,但是數量不多。而在工業客戶里有大批的能源托管項目。據我了解,普遍采用上萬噸的中央冷站在用托管型服務,這種情況更多可能是資金壓力的驅動。他們希望有第三方供應商能夠按照預期效果來交付。第二是一些高端制造業,很多外資企業都在嘗試,他們的動機更多的是迫于ESG的壓力,外企在碳達峰、碳中和方面比較激進,通過指定能源公司以對賭的方式來實現。第三種是由資金驅動的項目,如半導體工程。
能源托管當然也有阻力,這個業務模式很好,但也是有風險的。第一我們的宣傳還不夠,第二個是合同的約定有難度,很多項目需要漫長的溝通、談判。對于投資商來講,也要注意執行的風險。比如客戶破產,財務糾紛,領導換屆等情況都需要去考慮,這就是阻力。
總的來講,能源托管是大趨勢。去年國家發改委國管局發文鼓勵能源托管。前面我也提到,能源托管很多時候對于中央空調系統,跟高效機房是密切相關,比如說高效機房的供應商,天然就能去做能源托管。







根據以上的案例,我總結一下,其實要做成能源托管需要做到這幾點。第一,要有足夠多的基礎客戶。第二,需要有專家團隊,無論是設計、施工還是運維,我們都需要有人才儲備。第三,需要有技術還有資金實力。所以真要去盤活能源托管的業務看起來門檻不高,但實際上要作為一個業務模式持續去做,仍是一件非常有挑戰性的事。

長按上方二維碼,掃碼查看完整內容
- 下一篇: 中廣歐特斯:布局西北,工程、零售兩步走
- 上一篇: 百年品牌麥克維爾推廣全新熱泵采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