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空氣源熱泵市場:深陷拉鋸戰的“橋頭堡”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河北市場,始終熱鬧。
京津冀,國內煤改清潔能源最開始的區域,由于地域以及其他因素的綜合作用之下,每個區域所展示出的現象并不盡相同。相比于北京與天津地區,河北省的“煤改電”市場更加復雜與多元化:在河北“煤改電”處于鼎盛時期的時候,“煤改氣”也恰巧在鼎盛階段,兩者大有水火不容之勢,單一初投資的對比這顯然就讓“煤改電”的參與者更加有壓力;河北省地大物博,進行深度的市場改造升級遠比北京與天津難得。
可以看到河北下轄的石家莊、保定、滄州、邢臺、唐山等改造重地,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在河北市場中,所進行的替代產品是最多的,譬如熱泵水機,熱泵熱風機,地源熱泵,戶式地源熱泵熱風機,光伏熱泵系統等等,可以說品類繁多。就此現象,很多當地業內人士表示,這主要是河北省財力有限,無法像北京和天津地區能夠持續高額的補貼態勢。在“煤改電”逐漸持續的情況下,當地相關部門就不得不尋找相關的替代品,從而解決補貼壓力的燃眉之急。此外,相關人士還表示,在河北省補貼并不豐厚的情況下,依然有如此多的品牌進去,他們中的部分企業如何實現盈利可想而知。因此,當時也遺留了不少售后問題。
隨著“煤改清潔能源”政策的陸續收尾,招投市場增速明顯放緩。作為煤改重點區域市場的河北,在2021 年就表現出疲軟,市場主線條逐漸轉向零售市場。招投標項目零散,補貼也不高,政府的回款差等因素,再加上一些地區已經完成了改造,還有一些地區則進入收尾階段,盡管整體還呈現增長的態勢,但規模已經大不如從前。河北部分地區還因為“一刀切”,禁止燒柴取暖、封堵爐灶導致部分群眾挨凍從而被央視點名批評。得渠道者得天下,河北市場的采暖零售市場是一個充分競爭的開放市場,很多專業中央空調企業已經大力開始了渠道下沉工作,在這其他區域中并不常見,這也就說明市場的潛力與包容度。
從外界看來,河北依然是整個國內熱泵采暖市場中最熱鬧的地方:品牌多,活動多,渠道多,競爭激烈,價格洼地,經銷商品牌忠誠度低。通過社交媒體可以看到,從過年之后各個品牌在河北市場的活動就層出不窮,而且無論什么品牌參會的人數都是相當可觀,整個市場一直都在進行著地毯式的滲透。這一點與河北省人口密度大有著直接關系,在河北的縣級單位中,人口超過30 萬人稀松平常,定州地區人口都可以達到100 萬以上,而人口較少的縣級市場很多企業直接選擇放棄。因此,就從側面說明了河北市場的潛力依然存在,存量市場改造也較為可觀。
在河北市場中不僅僅外來品牌多,河北省也出現了大量本土品牌,在多方的綜合努力之下,渠道數量也就直線上升,零售終端價格必然極其混亂。此外,還有一個問題是河北市場的經銷商總體品牌忠誠度不高,每個經銷商都會選擇2 個或者以上的品牌操作,甚至有的經銷商會選擇5-6 個品牌同時經營。有的區域經理表示,河北市場的渠道較為顯性,經銷商重疊率較高,會看到一個經銷商能夠參加好幾個品牌的活動,這也不難解釋為什么在河北省開經銷商會議比較容易的原因。
看似熱鬧的河北其實波瀾不驚,用某品牌區域經理的話總結就是:“河北市場是外面看著熱鬧,里面充滿殘酷,行內的、行外的、進來的、出去的、死掉的、起來的、堅持的、放棄的……看似熱鬧的表面下其實是渠道大量更迭的結果,作為北方采暖市場的橋頭堡,河北市場就是一場及其損耗心力的拉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