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賺錢又累的要死”的宅配機電服務商該怎么破?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近期,玉面飛龍哥一條關于價格的“吐槽”視頻引起了不少經銷商共鳴,說得很直白:經銷商掙不到錢,甚至免費打工,視頻末尾玉面飛龍哥呼吁經銷商“趕緊思考你們的模式”進行轉變。其實這事已經不新鮮,無獨有偶,邵策老師在第六屆渠道商生態大會演講的金句也引發了轉發熱潮:這種既賺不到錢又累得要死的感覺,實在令人著迷。著迷是真的,利潤逐漸降低也是真的,這是擺在宅配機電服務商面前一個突出的問題。那么,怎么辦?

經歷三年疫情洗禮,雖然堅持下來的宅配機電服務商“基本功”更加扎實,但扎實并不代表在市場中活得無憂。據某位規模頗大的宅配機電服務商表示,2022年百分之八十的代理商規模都在下滑,情況不容樂觀。雖然受疫情放開的影響市場流動增速,但春日的回溫何時能融化堅冰還依舊有待驗證。當市場在高速增長時的紅利掩蓋住的利潤問題在市場低潮時擱淺,帶給經銷商利潤挑戰的背后其實并不是跟品牌方的“矛盾”,而是當下競爭加劇的時候,如何自我變革,理清自身的核心能力,更快速和低成本的觸達客戶,從而贏得這場市場淘汰賽。
那么品牌方就比宅配機電服務商過的好嗎?也不一定。根據i傳媒對暖通空調及宅配機電產業所做的草根調研顯示,2022年暖通空調及宅配機電產業普遍出現下滑。雖然不少品牌依舊具有增勢,但因經濟增長勢頭的放慢,從各大品牌不斷尋求增長的第二曲線以及持續深耕下探三四級等戰略布局來看,都體現出在市場競爭白熾化的時候,各大品牌充滿短兵交接的火藥味,以期在疫情開放之后的第一年占據市場高地,起跑領先。因此,身處其中的宅配機電服務商更是難上加難,不僅需要囤貨,又需要開拓市場,水到渠成般“理所當然”。
但在本質上,處在表面上的品牌方和宅配機電服務商的矛盾并沒有掩蓋一個共同的事實:雙方擁有共同的用戶,即不斷被釋放需求的消費者。在這個事實下,品牌方不斷在更新產品,進行技術升級,推出更加完善的解決方案,而宅配機電服務商也在刷新自身營銷新模式,借助新媒體觸達更多消費者,進入社區不斷拉進與用戶的距離。雙方是攜手并非是對立的關系,所不同的是,品牌方與宅配機電服務商合作的模式怎樣,又該怎樣合作。
當利潤問題一再被提起,“吐槽”一再成為經銷商說出心聲的手段,其背后反映出市場競爭已經到了“深水區”,當下的競爭已不僅僅是單純的賣貨,而是需要更加接地氣的手段去贏得用戶的信賴,需要運用更新的思維以更低成本地觸達更多消費者,從而在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世界唯一不變的是變化,也唯有變化才能跟上變化。無論是品牌方,還是宅配機電服務商都需要思考面對用戶時“怎么辦”,因為其背后關乎著能吸引消費者停留的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 下一篇: 山東格瑞德舉辦成立30周年盛典活動
- 上一篇: 浙江湖州:優化建筑用能結構,大力推廣空氣源熱泵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