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經營是暖通渠道商的必經之路還是誤區?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跨界”已經從一個新銳詞匯,變成了一個企業經營的常規動作。尤其是近年來暖通空調市場的持續下行和“吃緊”,跨界在眾人眼中好似成為了一個可以力挽狂瀾的舉措,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當一件事從新奇變成常規動作之后,翹首以盼的“跨界”,最終可能是以“拉垮”收場。
不難發現,眾多原本只經營單一品類的渠道商,隨著集成化的趨勢愈演愈烈,基本已經將新風、凈水、除濕、高端家電等產品納入公司的經營范疇,以期能夠從中獲取新的利潤增長點。但實際上,經營新的品類,并不僅僅是從廠家端提貨即可,更需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在前期,需熟悉掌握想要實現跨界產品的特點、行業知識,培養銷售人員,尋找專業安裝人員或者對原有的安裝工進行技能培訓等等。同時還要思考的是,在當下競爭愈加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相比于那些比你更早一步入局這類品類的商家,你的優勢是什么,資源和市場又從何而來?
但實際上,更多的渠道商只是將新風、凈水類產品當成原本主營業務的銷售附屬品,即僅僅是從現象上實現了跨越,如“水中花、鏡中月”。一般情況下,未做好充分的跨界前期準備工作便匆忙“開跨”的渠道商基本上會得到兩種結果,一是跨界的產品在機緣巧合之下被賣出后,卻由于缺乏專業的服務團隊,導致后期在出現售后問題時難以及時解決,在市場中所積攢的口碑大幅下滑;二是將其視為附屬品后,并不會主動向客戶介紹、推廣,這類產品最終歸宿就是在倉庫積灰,同時在商鋪租金水漲船高以及店面成本越來越大的現狀下,公司流動資金的風險再次變得嚴重。可以預見,對于跨界的產品若不“全力以赴”地經營,其實可從中獲取的利益并不高,更甚而言,絕大程度上將會導致原本情況還算可觀的公司運轉變得不堪重負,甚至加速走向下滑。
不要為了做而做,經營跨界亦是如此。在第六屆渠道商生態大會的現場,邵策在主題演講中表示,很多渠道商想往鋁合金門窗等傳統市場跨界,但其實現在踏入早已沒有可運轉的空間,他更建議做有特色的突破,例如在本次大會現場首次展出的建筑膜等產品。同時他也強調,突破傳統才是實現跨界最應該做的一件事情,并且應該建立獨立的團隊去運營。不能夠將這類極具潛力、可以花精力投入的“未來”產品當成上文提及的附屬品來經營,若是這樣,那么寧可不做。
他舉例道,目前某浙江的一家暖通公司便是跨界運營了門窗產品,其通過建立完全獨立的運營團隊,目前不僅整體經營情況不錯,更是在市場中提升了存在感。簡單來說,想要自己的跨界不“拉垮”,先思考清楚跨界到底在跨什么、怎么跨,以終為始,才不會在發展之路上迷失。
- 下一篇: 全面回顧2023制冷展丹佛斯參展盛況
- 上一篇: 申菱組空、直膨機入駐南充藥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