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制冷:從“領跑”致富路到“同跑”共富路 35年跨越海峽愛心接力
發表于: 來自:思科制冷
近日,浙江思科制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俊健在微信里問候臺灣親人:“叔公近來如何,身體還好嗎?”“好的嘞!”得到肯定的答復,陳俊健放下了心。

陳俊健的叔公就是陳和貴,臺灣名聞遐邇的“制冷大王”。1986年,陳和貴闊別家鄉30多年后,第一次回鄉探親。之后,他每年都要回鄉走一走、看一看,抱著“讓更多人過上更好的生活”的心愿,一邊捐資家鄉建設一邊投資實業,開啟了一場35年跨越海峽的共同富裕愛心接力。
根植故土:賺了錢要回饋社會
97歲的陳和貴對祖國和家鄉一直十分熱愛,常常對后輩們說,多為國家添磚加瓦。
1966年,陳和貴在臺灣創辦了國祥冷凍機械公司,并發展成為臺灣最大的工業冷凍和空調設備制造商。

1993年,陳和貴帶著新知識、新技術和新理念回內地投資,先后興辦石家莊國祥車輛運輸有限公司、浙江國祥制冷工業有限公司,其中國祥生產的“王牌冷氣”迅速打開了大陸市場,企業也得到迅猛發展。

30多年來,他盡己所能積極為家鄉發展添磚加瓦:給老家南馬鎮下格村捐資修道路、做水渠、建公墓、安裝自來水,改造提升小學,新建幼兒園;1989年東陽發生特大洪水,他帶領同鄉會募集3萬美元,派人送回東陽;1994年,他向家鄉捐贈殘胞輪椅100輛;1995年,為母校南馬高中捐資98萬元建圖書藝術中心……2015年,南馬高中建校一百周年之際,他又捐贈100萬美元用于校園改造、獎教教學等;捐資200萬美元支持設立東陽市和貴教育基金會。
接力奮斗:與職工同奔共富
如果說捐資是輸血,投資辦實業則是造血。2010年9月,陳和貴投資的浙江思科國祥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現更名為浙江思科制冷股份有限公司)在開發區舉行開工典禮。這一年,陳和貴85歲,終于圓了回鄉投資夢。如今,陳和貴年事已高,接力棒就傳到了陳俊健這一代身上。
空調和制冷是技術性很強的機械設備,行業競爭十分激烈。陳俊健緊抓技術創新這一命脈不動搖,圍繞“增效”和“減碳”兩大主題,開展產品研發,促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每年以20%的增長率發展。創建10多年來,思科公司已擁有3家分公司、近千名員工,累計納稅近3億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思科公司向全國近2000家醫院、2000多家制藥廠、數千家口罩廠、防護服廠銷售了價優質好的凈化型空調機組數萬臺。今年,該公司一躍成為省成長性最快百強企業,名列29位。
共富,一直伴隨著思科的成長足跡。該公司使命中有一句話是“為員工謀求福利”。一大批青年員工通過不斷歷練,在思科得到了發展,成長為專業高效的技術人才,收入也隨之大幅增長。陳衛富是江北街道人,2011年進入思科公司。入職十年,他從一名普通的設計師成長為公司研發設計中心冷水機設計部經理,并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0余項。他說,“我入職時,思科公司剛投產。這些年公司規模從小到大,產值逐年增長,我們的工資待遇也越來越好,歸屬感愈發強烈。”

思科公司致力構建新型勞動關系,率先在東陽非公企業中實行每周“雙休”制度,做到工資面商、培訓計薪、加班不超時;全方位關愛員工,給車間員工配備防軋手的“人工手”、防噪音的耳塞、防灰塵的口罩、防傷眼的護罩;員工年假返鄉報銷車費,前兩年給因疫情留東過年的員工每人補貼2000元,安排食宿,等等。今年三伏天期間,氣溫突破40℃且持續時間長,公司在車間每一個工位放置電風扇、冰塊,給員工送冰鎮綠豆湯和飲料,并發放補貼,實行錯時上班,讓車間員工午間多休息30分鐘,這些人性化措施讓公司沒有因疫情和超高溫而停工停產,也沒有一位員工身體受到傷害,在不少企業裁員放假的時候,公司員工甚至比去年增加了20多人,產銷業績與去年同期持平。
思科公司十分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為市“五水共治”捐款50萬元,為學校改善學生生活條件捐助200萬元空調設備,資助各類體育賽事,為貧困家庭子女上學捐款,還為仙芝陵村捐款8萬元,助其摘掉了“集體經濟薄弱村”帽子。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這讓陳俊健對企業發展有了更大的信心。他說,把財富“蛋糕”做大做好,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要繼承發揚好老一輩企業家身上的家國情懷,學習他們勤奮敏銳的戰略眼光、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并把這些優秀文化基因傳承下去……“接下來,我們要積極打造價值共享文化,讓更多員工和群眾分享公司發展成果。”
這場跨越海峽兩岸的愛心接力,將一直延續……
- 下一篇: 格力電器強勢入圍民企專利授權量TOP10
- 上一篇: 2022年中國轉子壓縮機行業調查報告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