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選暖通人”自檢:你具備信心、客戶和耐力嗎?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人們相信幸運,而在經銷商中間傳播較廣的“天選打工人”,則指的是在當今防控措施下,怎么封都封不住打工路的人。這透露出某種無奈,也透露出某種歆羨。正如某經銷商在“達摩克利斯之劍”將要落在頭上時半開玩笑說道:不幸的是,接下來再也沒有貨能發出去了;幸運的是,最后一車貨發出去了。可以發現,他的文案調換了順序,先說不幸,再說幸運。在一種恰到好處的焦慮中,他的信心通過與客戶的連接得以共振,從而抵御外界的不確定性。而在七分篤定三分天定中,或許這才是“天選打工人”的關鍵詞:信心、客戶、耐力。

信心的黃金。有人說今年企業界的人滿世界在找一個東西,它叫信心。對于經銷商來說亦是如此。消費疲軟、價格競爭、斷續靜態管理……經銷商心神俱疲。在“至暗時刻”,人們往往需要比往常更多的信心才能沖破黑暗。信心需要行動和傳遞,實際上可以觀察到,有些經銷商實行總成本領先戰略,努力降低總成本;有些經銷商實行差異化戰略,不斷提升客戶黏性;有些經銷商實行集中戰略,服務特定的群體對象。正是在信心的樹立中,促使他們求變求新,從而覓得生存乃至逆勢而上的機遇。
客戶在哪,“我”就在哪。這句話是重慶某經銷商說的,讓人印象深刻。顯然,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樹立信心之后,就是尋找客戶。這位重慶經銷商建議的就是“蹲”進一線市場:客戶在小區,你就去小區,客戶在樓盤,你就去樓盤,特別是處在領導者的角色,更需要親力親為,體會市場的變化。市場變了,傳統獲客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經銷商需要付出更多精力,并且也只有接受變化,才能學習必要的技能來做出正確應對,從而避免落入否認和放任自流的窠臼之中。客戶在市場中,而市場則需要“蹲”進去,臉對臉,面對面。
無與倫比的耐力。可以時常看到一小撮經銷商曬著自己的工藝、場地等,并且這個“時常”在傳單、電話、抖音視頻等營銷手段變遷中常常能達一二十年。傳奇廣告人大衛·奧格威說過,對過去6個經濟衰退期的研究表明,沒有削減廣告預算的企業比削減了廣告預算的企業,獲得了更大的利潤增長,并且市場份額也得到了提升。對于經銷商來說,這個“廣告”不僅是長時間對于專業能力構建的展示、對于新營銷手段的運用,以及對社會責任的踐行,其背后折射出的邏輯是,在市場低潮的時候,持續發聲,傳遞自身“品牌”的力量。如果沒有光源,那么則用耐力創造光源,吸引更多消費者。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秋日沉寂,萬木蕭蕭,我們需要一些信心,也需要更多一些的篤定。正如我們12月初以“破界”為主題的第6屆暖通空調工程商及宅配機電服商生態大會,匯聚眾多優秀經銷商攜手探討前路、打破界限、交流思路、凝聚信心。畢竟,你在感知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也在感知你。樹立信心、下探客戶、保持耐力,或許,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樣一種“天選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