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質”的競爭,降本減配成熱泵企業發展主旋律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2022年幾乎過半,行業并沒有明顯的好轉,在制造集群廣東,甚至有一些配套企業已經開始了錯峰生產,從而通過縮減人工成本的方式在特殊時期下減少企業的損失,疫情的影響遠比我們看到的嚴重。
一個做控制系統的朋友,最近睡眠質量嚴重下降,不僅僅來自于自己的焦慮,也有更多來自于客戶的焦慮,“最近半夜經常接到客戶的電話,說要更改一個參數能不能實現,我就問他這事白天不能說嗎?怎么老是搞到大半夜。對方和我說,其實就是睡不著,但是又控制不住焦慮去想。”開一句玩笑說,在焦慮期間的思考能夠共同促進行業產品質量的提升嗎?也并不見得,降本減配還將依然是主旋律。

很明顯,隨著各地6月陸續解封之后,熱泵市場大概率會迎來反彈。因此,頂著疫情的壓力,各個企業也都在行動,從熱力分布來看,北方市場是當仁不讓的熱土。企業的專賣店開業、區域推廣會、農村地推、刷墻廣告等活動依然是如火如荼。可以說,整個空氣源熱泵行業用著最接地氣的方式來不斷為偉大的“雙碳”目標加油助力。
截止到5月份,除有少量的招投標信息之外,吸引行業更多眼光的還是海外市場。歐洲市場在俄烏沖突之下開啟加速發展,中國空氣源熱泵行業再次迎來新的窗口期。但是,可以預見的是,在歐洲市場獲得加速度發展之后,給予中國企業的窗口期其實會加速關閉,獨吞下紅利的誘人蛋糕是無法抗拒的欲望。
無論是國內市場的耕耘,還是海外市場的爭奪,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對焦慮與內卷,最正確的方式方法是調整心態、思考未來。尤其是在目前行業的深度內卷下,很多事情短期不會有亮眼的結果,長期卻是企業和個人持續進步的基石。
5月份其實有一件大事在影響著資本市場,那就是紅頭文件《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發布,文件明確指出,“到2025年,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縣城短板弱項進一步補齊補強”。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我國針對縣城城鎮化首個中央層級的政策文件,標志著國家對于縣城城鎮化建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提升。這件事背后的信息量其實被嚴重忽視,對于整個空氣源熱泵行業來說是另一個可見的潛在市場,方針政策與目前行業所進行的渠道下沉不謀而合,去更合適的市場,迸發出更大的能量。
熱泵近年來的發展歷程讓企業不再只關注“量”上的規模,開始轉向注重“質”的競爭,“質”與“量”可以合二為一,亦可以分別并行,但都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風物長宜放眼量。
- 下一篇: 遍布全國的東芝小工裝項目匯總
- 上一篇: 增高0.2m,打開的卻是中央空調行業的另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