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數字化人工環境新境界 打造離散型智能制造新標桿
暖通家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5月8日,申菱環境(301018)全新智造基地落成典禮隆重舉行!申菱全生命周期數字低碳園區,志在打造“智慧園區+智能制造+智能產品”的三智標桿,助力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

申菱環境全新的智造基地位于順德高新區,智造基地集辦公、研發、制造于一體,定位“全生命周期數字低碳園區”,目標打造“智慧園區+智能制造+智能產品”的三智標桿。辦公區按照“近零能耗建筑”的要求進行用能規劃設計,按照“LEED鉑金級”標準進行建設,集成了申菱在低碳技術、建筑環控以及數字智能等方面的最新技術,體現了申菱環境面向未來、銳意進取的積極姿態和階段性成果。
申菱智造基地采用垂直一體化解決方案模式建造。基地在建筑、環境、智能制造及管理運維等方面,從方案規劃、系統設計、設備研制到集成實施、能源管理、運維服務等均由申菱主導,實現以系統設計目標為導向,以全生命周期最優為基準,一體化設計實施,低碳節能,高效管控的總體目標,可為客戶提供初投資更低、節能效果更高、功能更強、性能更優的全流程服務。既是申菱垂直一體化戰略推進的示范工程,對自身綜合能力的一次檢閱,也為行業打造了一個工程標桿樣板。
智慧園區—綠色低碳建筑
申菱智慧園區建筑充分利用被動式建筑技術,通過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提升,遮陽及自然通風方式大幅降低空調負荷,提升熱舒適性。同時,建筑采用可再生零碳排的光伏發電及高效機房技術,大幅降低能耗及碳排放,采用大溫差水蓄冷技術、余熱回收蓄熱等實現用電削峰填谷和能源綜合利用,提高用電均衡性并降低環控系統的運行費用。
園區空調系統采用4/17℃超大溫差水蓄冷、熱回收級熱蓄熱的總體方案。超大溫差水蓄冷技術通過夜間蓄冷、白天放冷,利用峰谷電價差可大幅降低空調系統的運行費用,同時降低園區日間用電負荷,保障生產不受限電影響。同時,有利于電網移峰填谷、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及污染。通過全年動態負荷模擬和多種空調冷熱源系統仿真,以保證空調系統全生命周期的節能高效,同時兼顧占地、投資和運營收益。
空調設備由申菱自主研發制造,開發高效的磁懸浮水冷冷水機組、磁懸浮蒸發冷卻式冷水機組、變頻螺桿蒸發冷卻式冷水機組,通過合理運行搭配,實現機組高效運行。開發高溫級熱式冷熱水機組,實現熱回收與能源梯級利用,滿足員工宿舍和餐廳等區域的熱水需求。采用高效末端和新風預處理,實現對房間溫濕度的精準控制,提供安全健康及舒適的人工環境,避免過度制冷和能源浪費。
辦公區按照國內綠色建筑標準和國際領先的LEED評價標準設計建造,建造過程采用BIM技術對整個建筑結構進行建模,設備及管路采用工廠預制,大幅縮短建設周期,降低工程投資和現場管理成本,同時提升交付質量。
園區采用在線三維全景式管理,對空調、照明、電梯等建筑能耗和光伏發電等實時監控,進行園區能源管理和節能優化,實現園區的智慧管控,為企業生產辦公提供更加便捷舒適高效的數字化人工環境。

智能制造—數字化工廠
申菱智造基地ETO生產模式可完美契合市場需求及行業用戶特點,以PLM、SRM、MES等多系統為基礎,通過數據交互促進產品研發、生產制造、供應鏈系統的高效協同,實現產品定制化快速交付。
同時,智造基地實現了全5G專網覆蓋,及5G應用設備的互聯,實現了5G+自動化立庫、自動化智能配送、自動在線檢測。通過建立MES和車間級工業通信網絡,充分采集制造過程、質量檢驗、設備狀態等生產現場信息,實現制造過程可視化、透明化,打造國家級離散型智能制造示范標桿。
智能產品—數字化管控
建立申菱智慧園區管理平臺,通過5G、邊緣計算等技術,對各個單元模塊的數據進行集中處理,在三維全景融合交互界面上實現平臺各個模塊的綜合聯動,可實現園區整體能耗管理、空調可視化管理、智能照明控制管理、設備狀態及告警監測管理、訪客管理、物業管理、安防警戒等功能。

建立申菱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了基于AIoT技術的云邊端協同機制,通過IoT實現環控設備與云平臺互動,應用AI算法進行設備故障預測和健康診斷,實現能耗數據分析、評估,并不斷優化節能運行策略。
申菱“智慧園區+智能制造+智能產品”三智園區的落成將為業界提供一個典型的示范標桿。申菱環境總裁潘展華表示,申菱環境將以新基地落成投用為契機,提升公司在數字化時代的競爭力,為各行各業提供數字化人工環境垂直整體解決方案。
未來,申菱環境可為客戶提供“設計-制造-施工-運維”一體化的全流程服務,申菱的暖通與數字化專業服務,將為客戶提供更加高效合理低碳的價值交付!
- 下一篇: 格力:以高標準助推產品高質量發展
- 上一篇: 首次回收地熱鹵水,全球最大地熱發電商選擇天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