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綠色建筑發展條例》1月1日正式施行
發表于: 來自:央廣網
為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提升鞏固安徽省綠色建筑發展成果,保障安徽省經濟社會綠色化轉型在法制的軌道上運行,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安徽省綠色建筑發展條例》,等高對接長三角,并總結合肥等地實踐經驗,體現了“一個核心”建設要求,即新建城鎮民用建筑全面建成綠色建筑。同時,明確到2025年,星級綠色建筑建設比例還將達到30%以上,新增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面積將超過1000萬平方米,綠色建筑將迎來高質量規模化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11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城鄉建設綠色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基本建立,建設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到2035年,城鄉建設全面實現綠色發展,在實現碳達峰基礎上碳排放穩中有降,城鄉建設品質全面提升,人居環境更加美好,城鄉建設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
高品質建設綠色建筑是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一個有力抓手。此次出臺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培育50個以上省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3個至5個裝配式建筑產業園區,產能達到5000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筑占到新建建筑面積的30%以上,其中宿州、阜陽、蕪湖、馬鞍山等城市力爭達到40%,合肥、蚌埠、滁州、六安等城市力爭達到50%。”
綠色建筑產業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帶來居住生活的新改變
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發展綠色建筑是必然趨勢。近日,記者在采訪中,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隨著成本不斷降低、產業化程度不斷提高、投資回收周期不斷縮短,綠色建筑具有廣闊發展空間。
“今年起實施的這個條例,規定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組織編制綠色建筑發展專項規劃,并進一步明確在規劃、土地供應、設計、圖審、施工、監理、驗收、銷售、運行等環節的綠色建筑要求,實現對綠色建筑全過程閉合監管。同時,建立綠色化改造制度。要加快既有民用建筑的綠色化改造,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先行納入改造計劃,鼓勵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同步實施建筑綠色化改造。”賀懋燮介紹,安徽省將推廣應用自然通風、天然采光、建筑遮陽等適用技術;支持光伏建筑一體化、無接觸空中交互等先進性、智能化新技術推廣應用。
“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將綠色建筑產業發展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根據產業發展規劃,因地制宜制定鼓勵政策,促進綠色建筑產業發展。”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方廷勇表示,“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竣工綠色建筑面積約2.09億平方米,開展了81個綠色建筑項目示范,示范面積超800萬平方米,取得綠色建筑標識項目446個。通過政策的引導支持,促進綠色建筑科技成果轉化,使建設科技成果能夠早日惠及人民群眾,未來廣大人民群眾將更為廣泛地體驗到綠色建筑帶給我們居住生活的改變。只有讓老百姓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綠色建筑才能夠得到全社會的接受和認可。
隨著城鎮化進程深入推進,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但與此同時,城鄉生態環境、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還存在著不少短板,人民群眾熱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質量。方廷勇表示,對全社會而言,綠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內節能降碳,將大大助力安徽省城鄉建設領域盡快實現碳達峰。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綠色建筑,從安全耐久、健康舒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等方面不斷提升安徽省城鄉建設綠色發展水平。
- 下一篇: 丹佛斯能量計助力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 上一篇: 天加助力西安疫情防控,同心抗疫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