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威樂中國配套及工業銷售總監張銳
發表于: 來自:威樂中國水泵系統有限公司
在全球消費者眼里,“德國制造”一直是高質量的代言。談起德國企業,首先浮現在人們腦海里的就是奔馳、寶馬、大眾、西門子這些工業大鱷。然而不為人知的是,在德國現有的近350萬個企業中,約占企業總數99%的中小企業貢獻了54%的經濟增加值,拉動了62%的就業,它們同樣是成就德國制造良好口碑的中堅力量。
在這些企業中,隱藏著一批極具核心競爭力的中小型企業。它們的產品質量精良,具有很高的定價權,在某一領域占據著絕對優勢,屬于細分領域的王者。但它們并不像大企業那樣耳熟能詳,而是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在公眾和媒體面前顯得相當低調。這類企業被德國著名管理學者赫爾曼·西蒙稱之為“隱形冠軍”。創立于1872年的威樂,就是這樣一家“隱形冠軍”企業。

專精主業 數字轉型
在全球化的競爭格局中,隨著社會化、專業化分工變得更加精細,企業深度參與整個產業鏈,專注做好自家核心產品,使自己成為產業鏈中的不可替代者,也顯得愈發重要。而作為“隱形冠軍”企業,往往都具有專精主業的“基因”。
“威樂自1872年成立,在此后的近150年里,只專注做好一件事,那就是水泵及水泵系統,并且未來還將會一如既往、持續耕耘下去。作為水泵領域的百年老店,威樂品牌本身對德國基因和高品質的專注,永葆我們的合作伙伴和用戶的信賴,也是我們的堅持所在。”在張銳先生看來,威樂的這份專注正是企業自身不斷發展的基石,同時也是威樂集團創始人Caspar Ludwig Opländer先生從企業成立開始就在不懈追求的事業信仰。

在專注主業的同時,威樂同樣也在緊隨時代發展的腳步。作為工業領域的又一次革命,工業4.0將大大縮減生產時間和成本,產品質量和靈活性也會顯著提升。當然,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運營能力提升、生產標準化到定制化的轉變等方面,制造型企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
“回顧過去10年,威樂集團面向未來的發展戰略非常明確,威樂集團的前瞻性投資,有效擴大了其全球生產能力,并穩步發展銷售基礎設施,在全球范圍推進企業并購和數字化轉型。威樂的數字化轉型已經全面滲透到公司運營的各個業務單元,從采購與生產到銷售與服務,我們都致力于用智能互聯的尖端技術、全球同步的高性能水泵產品型號,提高用戶和合作伙伴的運行效率。助推智能工廠,智慧水務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設。”談及威樂的數字化轉型,張銳先生顯得信心十足。
據介紹,目前威樂集團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6個研發及生產基地和70多個生產銷售分公司,并將在近幾年完成建造4座智慧工廠的全球計劃。其中,于2020年啟動建設的威樂中國常州工廠,投資額達一億美元,集聚研發、生產、配送等多個功能,將使用最先進生產設施,運用威樂德國總部智能化運營與數字化標準流程,以“工業4.0”的標準,建設以暖通空調產品為主的現代化高效工廠。對此,張銳先生欣喜地表示,這一數字化工廠也將進一步為中國的“雙碳”目標提供威樂智慧。

立足市場 持續創新
對于創新,張銳先生同樣有著其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優秀的創新型企業從來不是為創新而創新,而是每項技術和產品創新都有著充分的市場導向。就威樂而言,其悠久的歷史起步于暖通領域,并一直深耕于暖通配套業務。無論在生活熱水、家庭采暖、商用采暖、集中供冷以及數據中心、精密空調等細分領域,威樂有著豐富的產品線和解決方案,可以說覆蓋了暖通絕大部分應用。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舒適度要求愈來愈高,以水為媒介的“熱泵兩聯供系統”(包括天水地水、天氟地水),不僅完美地集舒適制冷和采暖于一體,而且熱泵系統的節能效果顯著,這正是威樂長期看好并投入的熱點應用。隨著熱泵產品的不斷優化和迭代,威樂提供的MHIL, Para以及全新發布的Para MAXO系列產品,能夠為熱泵兩聯供各種系統形式提供高效的水力輸配,確保系統安靜、可靠運行。

在今年9月舉辦的2021中國暖通空調產業發展峰會暨2021年中國“冷暖智造”頒獎盛典上,威樂的Wilo-Para系列高效循環泵產品,憑借其可適用于-20℃到+110℃的寬溫度范圍,免維護并實現連續變壓差控制的優異性能,豐富的泵殼體可滿足客戶多樣化選擇的需求,并可廣泛應用于供熱和制冷的各類領域等特點,成功斬獲了中國“冷暖智造”十大供應鏈產品獎項。

通過張銳先生的介紹,我們還了解到,威樂每年會將銷售額的4%投入到產品研發中,確保技術的領先性和產品的優化與創新。以威樂在2021年10月推出的新品Para MAXO系列高效屏蔽循環泵為例,這款新品除了兼具Para系列的所有特點和優勢外,流量、揚程范圍更大,可滿足不同熱泵系統、不同末端形式對水流量和揚程的需求。
此外,威樂中國計劃于明年發布Medana系列高效離心泵,介質可采用50%濃度乙二醇,環境溫度低溫可達-30℃。
內外兼修 與華共舞
作為一個在諸多細分領域擁有良好口碑及信譽的“隱形冠軍”企業,威樂和諸多外資品牌一樣,近年來飽受造假者的困擾。一些不法廠商通過仿冒威樂的商標或使用與“威樂”及“WILO”相同或者類似的標識等手段,企圖達到以假亂真,欺騙消費者從而非法獲利的目的。
談及這一話題,張銳先生非常嚴肅,他表示,威樂中國對于各類侵權行為一直都是“零容忍”的態度。而就在今年7月份,威樂中國在一場曠日持久的維權戰役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通過張銳先生的講述,我們了解到,此次維權的時間很長,威樂中國從2005年開始經過前后兩次就侵權方(威樂水泵(上海)有限公司)對威樂實施侵權行為提出上訴,期間通過不斷調查取證,于2019年7月再度立案,最終在今年7月迎來法院一審判決,判決對方賠償威樂經濟損失1500萬,并立即停止侵權行為。
張銳先生認為,“上海威樂”的侵權判決對威樂而言是維護自身品牌和知識產權的里程碑式勝利,對于我國水泵乃至制冷暖通行業的健康發展也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力。同時,他也對當下國家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和支持感到歡欣鼓舞。
“回顧我們這次打假事件,已經有16年的歷史。這么多年來,威樂品牌在假冒偽劣事件上深受其害,我們因此一直在堅持做這件事。就在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也印發了《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提出要提高保護標準,全面建立并實施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大損害賠償力度。對此,我們也是深受鼓舞,后續還將繼續加強打假維權的力度,并將毫不猶豫地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措施來保護我們和客戶伙伴的權益。”
除了需要應對假冒偽劣的惡意競爭外,在行業發展遭遇瓶頸、市場需求不振的大環境下,同樣考驗著企業的應對能力。2020年初開始的新冠疫情確實給各行各業、乃至各個國家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打擊與影響。
當被問及如何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張銳顯示顯得信心十足,“威樂集團多年的發展積淀與全球化布局,已經為集團CEO Oliver Hermes先生提出的‘區域對區域’政策的平穩著陸做好了充分準備,對此威樂也在不斷優化全球供應鏈的區域化、本地化轉型,最大程度地避免疫情沖擊供應鏈,保障全球的產品與服務供應及時,保障客戶的時間和權益。”

張銳先生還表示:“針對當下國內疫情常態化的現狀,威樂在積極應對并適應大環境的同時,對中國市場依然保持著非常大的信心和期望,這種信心也是來源于對中國市場巨大潛力的認可。在疫情大背景下,國內外很多企業都會在投資活動上格外謹慎,但威樂不但繼續保持著業務上的持續增長,甚至還在不斷加碼在華的業務投資。比如我們在常州新建的智能化工廠,將重點支持威樂中國OEM配套業務的本地化生產和組裝。”
值得一提的是,威樂自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直穩步向前。“In China, For China”,威樂集團從去年開始就已經把中國市場定義為了第二家鄉市場,與此同時,還制定了把威樂中國打造成“威樂集團第二總部”、“新興市場總部”的雙總部戰略。目前,威樂北京總部大樓和生產車間都正在進行升級改造,準備以全新面貌迎接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