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熱利用技術大有可為,荏原鼎力支持“碳中和”
發表于: 來自:荏原
2021年碳中和元年開啟,國家先后將碳排放納入中央環保督察,把“雙碳”納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再到能耗雙控,遏制“兩高”項目盲目建設,要求新建“兩高”項目應采用行業先進技術工藝、綠色節能技術裝備,單位產品能耗指標必須達到國內乃至國際先進值。這每一步都錨定同一目標--碳達峰碳中和。反映出了國家對產業結構調整,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實現“雙碳”目標的堅定決心和必勝信心。

-余熱制冷技術-

-余熱制熱技術-

實現“碳中和”的路徑在于減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減少碳排放主要依賴能源結構調整和工業提效節能,增加碳吸收主要依靠CCUS等技術固碳和碳匯等生態固碳。近期,受煤炭等大宗商品漲價、各省完成“能耗雙控”壓力大、冬季用電高峰的到來、光伏光電產能受阻等因素影響,導致電力供應嚴重不足,出現限電限產的現象。就目前看,國內煤炭價格并未“退燒”,反而是上漲之勢愈演愈烈,長遠來看工業企業減少對電力過度依賴,余熱回收提效降耗趨之剛性。
荏原冷熱(中國)深耕工業節能領域數十載,憑借技術領先的余熱回收利用技術,降低單位產品能耗指標,可為產業帶來經濟和環保雙重收益。余熱利用助推工業節能提效、減排降碳,推動產業綠色低碳發展。

荏原作為“碳中和”背景下的冷熱系統集成供應商,與“雙碳”政策同頻共振。荏原余熱回收技術可將低品位余熱吃干榨凈變廢為寶,為客戶提供冷水、熱水或者蒸汽,滿足冷熱需求,減輕對電力的依賴、降低能源消費量,減少產業碳排放總量。

-余熱制冷技術-
回收70℃以上的熱水、蒸汽、多組分氣體以及煙氣、空氣等余熱,通過荏原余熱制冷技術,為用戶提供-15~0℃的冷媒或者0℃以上的冷水,滿足企業生產工藝用冷或舒適性制冷使用。

-余熱制熱技術-
回收10℃-70℃低溫熱水、乏汽以及煙氣、空氣等余熱,通過荏原余熱制熱技術,為用戶提供≤95℃的熱水,滿足企業生產工藝用熱或采暖供熱使用。也可回收70℃以上的熱水或乏汽余熱,通過余熱制熱技術,制取95℃-175℃高溫熱水或者蒸汽,供用熱生產工藝使用。
余熱回收技術具備節能、節電、節水、環保的特點,可減少企業電力消耗,降低運營成本,實現企業綠色低碳發展。余熱回收技術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紡織化纖、精細化工、采暖供熱等諸多領域,在國內外取得了數千個成功案例。
余熱利用之石化領域

中石化茂名分公司乙苯/苯乙烯項目
吸收式制冷機回收余熱制冷
回收余熱總量達67000kW
節省標煤4.2萬噸/年
減排CO2 10.8萬噸/年

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
吸收式制冷機回收余熱制冷
回收余熱總量為63600kW
節省標煤6.3萬噸/年
減排CO2 16.4萬噸/年
余熱利用之煤化工領域

山西亞鑫300萬噸焦化及甲醇項目
回收焦化初冷器余熱制冷
回收余熱總量49000kW
節省標煤4.8萬噸/年
減排CO2 12.6萬噸/年

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回收余熱制冷、制熱
回收余熱量181410kW
節省標煤17.8萬噸/年
減排CO2 46.7萬噸/年
余熱利用之紡織化纖領域

福建永榮科技有限公司
吸收式制冷機回收余熱制冷
回收余熱總量為27320kW
節省標煤2.7萬噸/年
減排CO2 7.1萬噸/年

巴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吸收式制冷機回收余熱制冷
回收余熱總量為41900kW
節省標煤4.1萬噸/年
減排CO2 10.8萬噸/年
余熱利用之精細化工領域

淄博齊翔騰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式制冷機回收余熱制冷
回收總余熱量約為27000kW
節省標煤2.6萬噸/年
減排CO2 7.0萬噸/年

金泰氯堿神木化工項目
吸收式制冷機回收余熱制冷
回收余熱量86821kW
節省標煤8.5萬噸/年
減排CO2 22.4 萬噸/年
余熱利用之采暖供熱領域

京能集團大同熱力有限公司
降低一次管網回水溫度
提高二次管網供熱質量
25臺吸收式大溫差機組
總制熱量138MW

山東清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荏原4臺大型吸收式熱泵機組
回收循環水余熱量21MW
可滿足50萬㎡供熱需求
節省標煤8000噸/年
減排CO2 20000噸/年
未來,荏原將繼續專研余熱回收技術,爭當高端、高效余熱回收技術的掌舵手。促進產業提效降碳綠色健康發展,推動企業降耗與低碳并駕齊驅,我們荏原人將加倍努力,為如期實現國家的“雙碳”戰略目標而奮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