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盾安中央空調柳玉春:先發散再集中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浙江盾安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冷水機組產品線總監 柳玉春
“新冷媒的替代會先發散再集中。”這是浙江盾安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冷水機組產品線總監柳玉春在接受采訪時給出的結論。在“碳中和”的驅動下,對于新冷媒的發展趨勢,柳玉春相信綠色高效一定是不可質疑的發展方向,但是到目前為止,并沒有一種可以廣泛使用的理想新冷媒(價格低廉、效率高、無毒、不可燃、環境性能好),他還是希望新冷媒能夠集中一些,能夠在市場上逐步形成合力和成熟的產業鏈。
柳玉春表示:“當前來看,對待新冷媒替代這件事整個行業比較活躍,有很多種新冷媒的替代方式出現,特別是HFO及其混合制冷劑,但問題是不夠集中。當有一天行業能夠達成共識,不同的應用領域某一款新冷媒能成為主流,我想那時產業鏈才會日趨完善和成熟,空調設備生產廠家使用新冷媒產品的成本才能降下來。如果很分散,就會導致有的新冷媒沒有合適的制冷配件,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不利于整個產業的發展,只有形成合力以后,新冷媒的替代速度才會更快。”
柳玉春表示,即使有“碳中和”、基加利修正案、領導人氣候峰會等宏觀環境加碼指路,當前新冷媒的替代也存在較多阻力,最大的阻力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供應鏈不完整、不成熟,例如采用R32冷媒的風冷渦旋機組,很多配件規格不全;其次是成本問題,比如像水冷螺桿機組的替代制冷劑R513A價格很高,整機成本明顯增加,導致客戶接受度較差。
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柳玉春認為最終還是需要國家出臺一些鼓勵政策。“比如說對于一些政府項目,要求使用新冷媒的相關產品,同時政府給予相應的補貼,我相信慢慢可以推廣起來。而對一些商業、工業等項目,客戶更主要的還是看產品的價格,如果沒有出臺相應的支持政策,推動新冷媒的應用還是會存在很大困難,畢竟企業也要生存,新冷媒產品只有客戶接受了才能產生效益。”柳玉春說道。
當然,能效問題也是新冷媒在替代過程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2021年全國兩會,“碳達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能效是必須重視的問題。柳玉春坦言,新冷媒的替代是發展趨勢,但是不能以犧牲能效為前提,這是不可取的。
此外,柳玉春并不認可新冷媒的替代是大趨勢但并不迫切這一說法。2021年4月16日中國已決定接受《〈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加強氫氟碳化物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管控。他認為從時間維度上來看,按照《基加利修正案》的相關要求,到2029年要我國削減10%的HFCs制冷劑,僅有7年的緩沖期,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做出的承諾都會兌現,新冷媒替代這個問題就變得更加迫切了。
“我們需要積極研發相關的產品,完善相關的配套的產業鏈。”據柳玉春透露:“目前盾安在新冷媒的替代上已經做了不少工作,在這方面盾安中央空調已經走在了市場前端:采用二氧化碳冷媒的冷凍冷藏設備和熱泵熱水機組已在批量銷售;2016年R32冷媒的生產線和實驗室就已經全部改造完成,可以承接批量訂單;2018年完成水冷螺桿機組、R1234ze、R515A、R516A樣機開發及性能對比測試;2019年水冷機組新冷媒技術路線選定為R513A,目前生產線及實驗室升級改造中,已初步具備HFO水冷螺桿機組小批量生產能力。我們希望在新冷媒的替代工作上,盾安能做出表率。”柳玉春如此說道。
- 下一篇: 【封面故事】中廣歐特斯:多方協力助力冷媒替換
- 上一篇: 【廣東】麥克維爾:技術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