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暖通與樓宇:實現低能耗、高能效目標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類似于汽車百公里油耗,高效機房是一個在達到相同目標的情況下能耗盡可能低、能效盡可能高的制冷系統。美的暖通與樓宇負責人說道:“高效機房主要由高效的設備、低阻力管網、智能化控制系統、精細的算法策略4部分組成,在滿足末端用戶制冷需求的情況下制冷機房的全年運行能效比達到5.0以上可以稱為高效機房。”
2019年6月,國家七部委聯合印發了《綠色高效制冷行動方案》提出,到2030年,大型公共建筑制冷能效提升30%,制冷總體能效水平提升25%以上,這為高效機房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持。目前,就國內市場而言,高效機房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但國內呈現出南北發展不均衡狀態,這主要是由于南北制冷季時長以及負荷大小差異較大所致。如廣東省的高效機房發展就比較迅猛且成熟,尤其在地鐵行業,在建或計劃建設的地鐵站均采用高效機房設計,同時廣東省也出臺了國內第一個關于高效制冷的設計標準。
高效機房對廠家而言可以說是開辟了一條新的業務模式,以前廠家做項目,基本就是按照客戶的設計或招標要求提供對應的設備產品,不同品牌廠家之間基本拼的就是價格,如此就會造成為了搶占市場出現的無序競爭和惡意低價行為,最后客戶和廠家自身利益均受到傷害。但是高效機房的出現則可以改變這一現狀,因為高效機房是一個綜合的結果呈現,需要設計院、施工單位、廠家等單位一起配合實施,這個過程中需要有人總體把控并對結果負責,因此,廠家就從單純的設備供應商轉型為高效機房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在過往耕耘高效機房市場中,美的暖通與樓宇樹立起了佛山順德悅然廣場、廣州地鐵蘇元站、廣州地鐵天河公園站等眾多標志性樣板項目,以所列舉的項目為例,全年能效比均超過6,其中佛山順德悅然廣場高效機房項目,經中國建研院檢測制冷機房全年能效比達到6.71。

在耕耘過程中,也難免會遇到困難,主要困難還是在于針對高效機房設計方面缺乏相應的設計標準,導致一些高效的優化措施無法落地,最終為了滿足設計規范要求,犧牲了一部分性能。針對這些困難,美的暖通與樓宇主要是通過兩方面措施來克服。第一,是通過收集已運行高效機房項目數據,對設計參數進行有限合理的對比優化;第二,是進行行業宣貫普及,并聯合設計院、高校、科研單位共同起草制定設計標準。做好高效機房項目,廠家目前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的資源整合能力以及話語權。
目前高效機房甲方考慮的主要因素有2個,分別是投資和智能化水平。首先是投資因素,高效機房的建設必然會帶來投資額的增加,投資額增加的多少直接決定最終的運行能效水平,但是過高的投資也可能導致投資回收期增加。因此,合理制定能效目標值達到最佳的經濟效果是高效機房得以立項實時的前提。其次是智能化水平,目前行業普遍存在暖通設計和智能化設計脫節的情況,導致高效的系統無法運行出高效的結果。因此,智能化系統設計、建設需要和暖通系統一并實施,甚至可以說智能化系統的重要程度高于暖通系統。
而當下政府提出“碳中和”和“碳達峰”目標,將會進一步推動高效機房市場的發展。實現“碳中和”的主要途徑為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以及降低全社會用能量,而暖通空調作為建筑能耗中比例最高的系統,能耗占比可以達到30-50%,因此提高暖通空調系統的能效,降低其能耗對于實現“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高效機房是提高暖通空調系統的能效主要技術路徑,將會推動暖通空調行業進行一輪技術革新,例如高效設備制造、高規格設計標準、高質量的施工工藝、物聯網及人工智能運用等。
高效機房相對于常規機房高效機房具備30%以上的節能優勢,同時高效機房在技術層面主要是對設計、施工、調試、運營各階段進行精細化的質量把控,將參與各方進行聚合協調,因此不存在較大的技術壁壘,高效機房在各種場景下都具備應用條件。目前,國家大力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圍繞節能減排、綠色環保將制定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高效機房以其優秀的節能性將會受到更多的青睞。而主要挑戰就在于高效機房目前缺少行業標準,同時參與方較多,存在工作界面劃分不清晰、溝通協調困難等問題,可以說溝通是否順暢是高效機房成敗的關鍵。
目前美的暖通與樓宇就建筑智能化、智慧建筑、高效制冷、高效機房方面的業務成立了專業的服務公司。在產品制造方面,依托原有的水機業務,布局拓展了覆蓋高效機房系統90%以上的軟硬件設備,硬件方面包括空調主機、冷卻塔、閥門、傳感器、執行器、強弱電一體柜等,軟件方面包括M-BMS超高效智能環控系統、M-BMS云能效智慧運維平臺、M-BMS IOC智慧運營中心等,全部都由美的自主研發并制造。在技術研發方面,美的成立了專業的超高效建筑研究院,主要從事高效制冷、智能化、云平臺、綠建設計等和超高效建筑密切相關技術的研發。在市場拓展方面,美的從設備供應商積極轉變為高效機房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業務模式包括設備供應、顧問咨詢、工程承包、軟件SaaS服務等。

- 下一篇: 元亨:高效機房的機遇也是冷卻塔的機遇
- 上一篇: 金孚瑞:能源盒子,重新定義高效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