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原材料價格暴漲背后,下游企業壓力再升級
發表于: 來自:CCTV
銅價在今年2月初迎來快速上漲,滬銅主力最高漲到2月底的每噸7萬元,近期略有回調但仍保持在6萬元以上的高位,累計漲幅超過10%。銅價快速上漲的原因是什么?又會對下游產業帶來什么影響?
銅價創九年新高 需求旺盛供應偏緊
銅導線涂覆上一層絕緣漆就成了漆包線。漆包線有很多不同的規格,比如有直徑為0.27毫米的漆包線,大約就比頭發絲略粗一點。別看直徑小,可是應用范圍卻非常廣,比如各類工業電機、家用電器以及新能源汽車,都有它的身影。
滬銅主力在2月底創出每噸70000元的九年新高,由于漆包線這樣的銅加工企業盈利模式是收加工費,因而不直接承擔銅價上漲的壓力,銅價上漲的壓力直接落在了下游企業身上。美的通知自3月1日起,美的冰箱產品價格上調10%到15%。相關數據監測,線下冰箱、洗衣機、空調市場均價同比漲幅均超過10%。
銅價從2020年到現在經歷了三波主要上漲。
第一波:去年3月末一直到去年7月份,全球流動性寬松,再加上國內復工復產,帶動銅價從每噸35000多元的底部漲到了52000元左右。
第二波:去年11月開始,兩個月的時間銅價從52000元一路漲到59000元,主要因為新冠肺炎疫苗的出現,再加上國內的地產數據良好。
第三波:今年2月銅價漲到最高70000元,近期略有回調但仍保持高位。
分析師稱,銅的定價遵循兩個模式,一方面是銅的供需,另一方面就是銅的金融屬性。
預計美國通過1.9萬億元美元的刺激之后,實現了供需加金融屬性共振的格局。所以大家可以看到,2月5日起銅價開始大幅拉漲,到現在大概每噸漲了一萬元。銅的供需格局是非常好的,需求隨著海外疫苗的快速落地,是確定性向好;供給還比較緊張,主要是一些南美洲的礦山復產還需要時間。
冶煉廠訂單充足 全球銅庫存降至十年低位
銅價上漲利好礦山,冶煉廠訂單充足,但加工費卻處于下行通道,這是為什么?
銅水都是銅精礦經過熔煉而成的,含銅量達99.3%。銅水進入模具里會澆鑄成銅陽極板,經水冷卻后,就會變成非常漂亮的銅板,每天這里大概可以生產出3800塊銅陽極板。
在安徽銅陵的一家銅冶煉廠,銅陽極板最終需要經過電解形成電解銅,也被稱為陰極銅,是眾多銅制品的原材料。
近年來企業的電解銅產量一直在增長。2019年是50萬噸,2020年有60萬噸,今年預計有62.5萬噸,全年計劃排滿,產銷很旺。
銅產業鏈上游是礦山,是銅價上漲的直接受益者,全球前13家采礦企業占據50%市場份額,不像鐵礦石集中度那么高。中游冶煉企業和下游銅加工環節主要賺取加工費,不承受銅價波動,但是近年來冶煉加工費處于下行通道中。
中國的在全球銅消費占比超過50%,主要用于電力、家電、建筑、新能源車等行業。分析師稱,像家電等存量需求會逐步向下,但是新興產業包括風電、光伏、新能源車的增量需求會逐步增加。銅的供應偏緊加上導電性能的不可替代性,將讓銅價中樞保持上移態勢。
算下來全球的顯性庫存都是過去十年的一個低點。全球全年銅的需求大概是2300萬噸、2400萬噸左右,經我們測算,新能源車的滲透率不斷抬高,從2021年到2025年,每年大概會有20萬噸左右的邊際需求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