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工人”減負!董明珠建議繼續(xù)提高個稅起征點
發(fā)表于: 來自:格力
要論2020年火遍大江南北,堪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一個標志性熱詞是什么?莫過于“打工人”了。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方為人上人!”
不知從何時起,“打工人”突然就火了,各類網絡平臺、社交媒體上充斥著網友頗具才華的“黑色幽默”。
“世上有兩種最耀眼的光芒,一種是太陽,一種是打工人努力的模樣。”“打工賺不了幾個錢,但多打幾份工可以讓你沒時間花錢,早安,打工人!”
這些諸如此類的花式自嘲和調侃,因其極為接地氣的表達和真實感瞬間擊中了無數(shù)社畜脆弱的心。“生活不易,笑著活下去。”
這一年,對于“打工人”來說是步履艱難的一年。無數(shù)“打工人”們日復一日在生活中“負重前行”。經歷了疫情沖擊,徘徊在失業(yè)和爆肝996的邊緣……終于,“打工人”悟了!“愛情只能陪我一段路,工位才是我永遠的家。打工不僅能致富,還能交友娶媳婦,不怕不賺錢,就怕班不全。”
既然“不打工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才能提升打工人的底氣,
讓打工人真正抬起頭顱?那當然是,讓“打工人”的錢包鼓起來。
建議個稅起征點提高至10000元 “打工人”沸騰了!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董明珠提出的“個稅起征點提高至10000元,促進經濟內循環(huán)”的建議,“打工人”們一時沸騰不已。

(圖為手機版微博熱搜頁面)
網絡上無數(shù)“打工人”開始瘋狂討論,熱度最高時霸占了當日微博熱搜榜的第五位。廣大網友紛紛留言評論,并且持支持和贊同意見的人占大多數(shù)。“大城市花銷大,現(xiàn)在一個月吃飯租房日常開銷都能達到五千,五千真的不算多,建議調至10000元”、“實在人做實在事,起征點提高至一萬元,說出了大家的心聲”、“董姐,實在人!這個建議好,盡快落實。”

(圖為微博熱搜下網友部分評論)
為什么一個個稅起征點調整的事能引發(fā)當代打工人的強烈共鳴?這是因為個稅政策關系著民生大計,而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工薪階層的收入高低。卑微打工人能有什么壞心思呢?他們不過是想過年回家錢包能鼓點,能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罷了……
去年年初,受疫情影響,我國正常的經濟秩序和發(fā)展節(jié)奏被打亂,社會失業(yè)率出現(xiàn)波動,居民收入水平有所下降,“六保六穩(wěn)”政策成為政府全年工作的重點。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擴內需、促消費又成為當前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下經濟工作的當務之急。
對此,人大代表董明珠提出,提高個稅起征點可以切實提高居民實際收入水平,讓群眾有錢消費、敢于消費。這是促進消費、驅動經濟“內循環(huán)”的動力。
據(jù)了解,截至目前,我國的個稅起征點一共調整過5次。而現(xiàn)行的5000元個稅起征點制度是于2018年10月1日開始施行,將個稅起征點由3500元上調至5000元,此舉使工薪階層進一步受益。
2018年以來,董明珠每年都建議提高個稅起征點至10000元。而今年,董明珠再提個稅起征點調整一事,短時間就引發(fā)工薪階層在內的社會大眾的廣泛熱議。這說明該建議真正觸及了社會痛點,同時也體現(xiàn)了人大代表真正履行了代表民意、傾聽民聲、傳遞民情的責任和義務。
民心所向,政之所往。如若能以此為契機推動個稅起征點由5000元調至10000元,做到真正還富于民,還民以利,也不失為激發(fā)居民消費底氣和信心、促進經濟“內循環(huán)”的辦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