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熱器廠普漲15~20%!空調和熱泵整機價格能撐到1月份嗎?
發(fā)表于: 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
12月11日,長江現(xiàn)貨1#銅價為58170元/噸,上漲1100元/噸,廣東現(xiàn)貨1#銅價為58060元/噸,上漲1080元/噸,滬銅2101為57860元/噸,上漲730元/噸,滬銅2102為57960元/噸,上漲770元/噸。
這一段時間的連續(xù)漲價,兩器企業(yè)坐不住了,畢竟,銅價成本要占換熱器成本的50%以上。銅價如此瘋漲,兩器企業(yè)情況如何?
一、浙江峰煌:成本激增10%!空調客戶已漲價!
浙江峰煌熱交換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開兵表示,目前成本上漲的壓力很大,銅,不銹鋼等換熱器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成本激增10%以上。
林總表示,雖然成本上漲,但目前供應空氣源熱泵企業(yè)的換熱器還未漲價。一方面,現(xiàn)在正值年底,業(yè)務量較少,沒必要因為漲價而流失客戶,如果要漲價,會等到開年之后。另一方面,空氣源熱泵企業(yè)目前都在為明年做成本規(guī)劃,對配件價格把控較為嚴格,前段時間林總投了一個標,投完后空氣源熱泵主機企業(yè)甚至還過來壓價。
而針對于空調等產品,林總表示,目前已經針對不同的產品品類、利潤,已經對價格進行了相應地上調,具體幅度視行業(yè)、產品而定。
二、佛山拓球明新:成本上漲20%,臨時訂單隨時調價
佛山市拓球明新空調熱泵實業(yè)有限公司負責人聞戈表示,銅在拓球所做的換熱器中,成本占比約為60%,占比較大。近段時間,拓球的換熱器一直實行階梯調價,臨時采購訂單價隨每天的銅價隨時變化,月結訂單按照上月銅價結算。
而在批量性訂單上,例如大的空調等企業(yè)的大批量訂單,一般實行年度定價,去年就定下了今年的訂單價,這令聞總感到棘手。“去年定價的時候,銅價是46000元/噸,但現(xiàn)在價格貴了12000元/噸,成本就上漲了20%以上,壓力很大,但也無法更改已經定好的價格。”
即使實行階梯調價、年度定價,近期仍有許多企業(yè)在面臨成本上漲壓力時,過來和聞總協(xié)調,希望能降低價格。在面對這種情況時,聞總表示,如果拓球有通過調控和金融手段而保留下來的庫存,會給與空調企業(yè)一定的讓利,但幅度也不會很大!
三、浙江康利德:成本約上漲30%,價格上調15%
浙江康利德科技有限公司的張總目前也面臨著成本上漲的壓力,銅所用成本約占他旗下的蒸發(fā)器、高效罐的60%左右。
張總表示,隨著銅、不銹鋼價格的上漲,蒸發(fā)器成本約上漲了30%,但好在產品的價格目前基本和銅價實行聯(lián)動,價格隨銅價隨時調整,因此從12月1日開始,康利德旗下的蒸發(fā)器等產品價格上調了15%。
四、山東熱臣:價格上調5%~10%
山東熱臣換熱設備有限公司的李總表示,熱臣的報價有效期一般為一個月,目前新接的換熱器的訂單,價格會上調5%~10%,已經敲定的訂單價格保持不變。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近期銅價、不銹鋼價不斷上漲,成本上漲了10%左右。
五、蘭溪朗格:成本約上漲10%~20%,一天一個價
蘭溪朗格節(jié)能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方彥表示,銅占其旗下?lián)Q熱器的成本約為60%~70%,目前不僅是銅價上漲,與換熱器息息相關的鐵、塑料等價格也在不斷上漲,因此換熱器企業(yè)成本壓力很大,綜合成本約上漲10%~20%。
目前朗格也實行與銅價聯(lián)動,有些大項目按上月平均銅價定價,小項目按當天銅價定價,基本一天一個價。
六、金暉空調設備:成本上漲10%,價格上漲10%
廣東金暉空調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趙廣勤表示,旗下的蒸發(fā)器、冷凝器成本上漲了10%左右,價格也隨之上調了10%。在趙總看來,兩器的利潤率本來就很低了,能保持在10%左右,如果不漲價,就等于白干,因此漲價幾乎是必然的。
銅價一路從37000元/噸上漲到58000元/噸,行業(yè)兩器的價格幾乎是一路上調,趙總表示,只要銅價漲價幅度超過2000元/噸,就會進行調價,漲價才是順應市場的規(guī)律,近期了解到有一些企業(yè)不漲價,以此來搶占市場,這完全就是破壞市場的行為。
七、三江冷暖:按上游供貨漲20%左右
東莞市三江冷暖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在成表示,目前他所代理的兩器、閥件等產品,成本上漲了20%~30%。
目前陳總也已經收到了蒸發(fā)器、冷凝器、閥件、壓力表、加熱帶等配件的漲價通知,蒸發(fā)器、冷凝器按成本漲幅調整,上漲20%左右。
八、南海銘皇制冷:銅漲價,產品就得漲價
佛山市南海銘皇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的陳總表示,目前也是貴買貴賣,不可能做賠本生意,只要銅漲價,他旗下的兩器產品也會跟著漲價。
原材料一路漲價,暖通行業(yè)上下游企業(yè)也不斷在上游材料、下游主機企業(yè)之間不斷周旋,企圖找到最合適的價格平衡點。
目前終端市場價格上揚艱難,主機企業(yè)同樣面臨成本上漲壓力,終端市場的狀態(tài)反饋到上游企業(yè),又要求兩器企業(yè)降低價格,多家兩器廠家都表示“漲價丟客戶,不漲丟利潤”。
采訪中,不少兩器企業(yè)已經在抓緊時間囤集銅管,以避免將來更大的漲幅!
除此之外,還有多家兩器廠家負責人表示,目前暫時沒有漲價,如果庫存消耗完,預計在一月份或者年后,在壓力之下,也都不得不漲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