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上行阻力加大
發表于: 來自:金融界
近期,國內銅價持續區間振蕩,多空都沒能占主導地位,多方主要基于經濟復蘇和放水導致通脹的宏觀邏輯,空方基于產量、進口量等供應增加,但需求旺季不旺等邏輯。目前宏觀面與基本面未能形成共振,銅價上行面臨阻力。操作上,建議逢低吸納為主。
銅精礦市場仍維持偏緊格局。SMM銅精礦指數現報48.4美元/噸,由3月初至今,下滑幅度達到30%。中國銅原料聯合談判小組(CSPT)將今年四季度銅精礦加工處理費(TC/RCs)底價定為58/5.8,相較三季度有所抬升;我國兩個大型冶煉廠同智利礦產商和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公司敲定了2021年上半年銅精礦供應協議,合約加工費為每噸60.8美元。由此可見,四季度精礦仍比較緊張,2021年銅礦產量將恢復。
雖然加工費很低,但是冶煉產出量還是正增長。6—9月銅進口量表現驚人,精銅月均進口量達50萬噸以上,從10月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量推測,10月精銅進口量也有40萬噸左右。在大量的進口下,精銅正逐漸變得充裕。
從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歐美制造業復蘇勢頭強勁。數據顯示,10月美國制造業ISM 采購經理人指數為59.3,為2018年8月以來新高。歐元區10月制造業PMI終值為54.8,超市場預期的54.4,遠超6月47.4的終值。但近期歐洲疫情再度暴發,西班牙、法國和英國均已宣布再次進入緊急狀態,歐洲經濟很可能受到較大影響。同時,美國疫情超大規模暴發,未來兩個月歐美經濟情況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或對需求有抑制。
國內方面,終端消費呈現分化,線纜需求表現不佳,而汽車、家電等領域則有增速帶動作用。接下來的兩個月關注電力數據,因實際數據與年初電網目標差距較大。
綜上所述,供應壓力有所增加,需求因疫情使得季節性弱化,后續關注表現不及預期的電力投資。總體上,缺乏推動因素,銅價難現趨勢性行情。
- 下一篇: “十四五”中央補貼重點支持空氣源熱泵等采暖技術
- 上一篇: 元亨助力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