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目標與中國城市建筑有機更新》白皮書正式發布!
發表于: 來自:江森自控
近日,江森自控發布了《低碳城市目標與中國城市建筑有機更新》白皮書。

作為“未來建筑系列白皮書”中最新的一冊,這份報告通過分析宏觀環境,結合對物業擁有者、運營者及改建優化服務提供商的調研,試圖找出目前建筑能耗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矛盾、了解真實的改造需求,并提出建筑節能改造和運維的可行性方案,從而與相關領域各方共同推動“城市建筑有機更新”的實踐。
中國城鎮化進程雖然起步較晚,但是規模和速度都是驚人的,大部分城市建筑新建于過去的二三十年內,和發達國家動輒百年以上的城市年齡相比,我們的建筑物遠未到達物理老化階段,所以相較拆除重建的傳統升級方案,我們更需要“有機”的更新模式,這種更新主要以可持續為驅動力,以綠色低碳為最終目標,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以暖通和空調系統為例,在投入使用十幾年之后,既有設備的能效將大幅降低,不斷攀升的維護成本和不斷升級的節能標準,以及過去十余年中技術革命所帶來的能效提升,都決定了對現有設備的節能改造將會在不同層面帶來多贏。

然而對于建筑管理者和使用者而言,在建筑節能改造以及運維管理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等待解答。
為了更充分地了解與分析目前中國建筑能耗管理現狀,江森自控研究團隊攜手第三方專業咨詢公司,針對既有建筑(非住宅類)節能改造最為關鍵的三大利益相關者群體進行調研。
最終獲得275份有效問卷,除了在問題的設置上充分體現了專業性,也對調研樣本的分布做了科學的規劃,其中物業運營方105份,物業擁有者66份,物業改建優化服務提供商104份,地域上則覆蓋了絕大多數省份。
基于來自275份問卷的第一手反饋所提供的關鍵數據,江森自控在白皮書中總結了六大洞察:
01、對建筑進行節能改造的理念還有待進一步普及,尤其需要大力推廣相關激勵政策
02、大部分企業對于建筑能耗現狀不滿,能耗過高和設備問題是驅動企業進行節能改造的主要因素
03、對于想進行節能改造的企業,弄清能耗問題背后的原因是關鍵的第一步,但目前仍存在較大阻礙
04、建筑能耗管理是一個全局性問題,單純更換硬件設備已不能滿足企業的能耗管理需求
05、投資額過大、周期太長及效果不確定是阻礙企業進行節能改造的主要因素
06、在決定進行節能改造后,企業會更加關注產品技術成熟度,以及供應商對最終效果的承諾和后期服務
我們認為,建筑不僅僅是冰冷的、待改造的客體,而是“有感知”、“會思考”、“能生長”的有機生命體。為了實現建筑的有機更新、讓老舊的建筑能夠重新煥發生機,對既有建筑的節能升級,需要立足建筑整體、覆蓋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并借助智能的科技手段,為人、設備和管理平臺搭建橋梁,實現建筑的高效運行并延長建筑的生命。
江森自控所建立的“城市建筑有機更新”模型,融合了整體、智能數字、兼容開放這三個特點,綜合現有硬件和軟件資源、利用技術發展,實現建筑能效的可持續提升,讓城市建筑真正成為有機生命體。

建筑有機更新模型示意圖
在城市高質量轉型的征程上,“有機更新”始終是繞不開的重要議題,尤其近年來以集約、智能、低碳為核心的綠色發展理念已經逐漸成為各級政府和行業參與者的共識,并且隨著包括建設低碳試點區域在內的各項政策及實施細節的出臺,以綠色低碳為目標的城市更新探索成為轉型路上的重鎮。
江森自控作為全球領先的智慧建筑、高效能源的創新解決方案提供商和基礎設施配套集成商,自1885年以來,持續深耕建筑設備領域。
進入中國市場30年間,江森自控始終致力于建筑節能在各行業場景的應用和推廣,成功為工廠、辦公樓、醫院、學校、機場、商業綜合體等各類建筑設施提供從節能改造設計到高效運維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助力中國城市綠色升級,從概念到實踐,全面探索以“城市建筑有機更新”為內核的新型城鎮化戰略。
- 下一篇: 海林節能深度服務醫院行業案例
- 上一篇: 讀懂董明珠直播的三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