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廠商關系的三大新變化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廠商關系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一直被提起。不管是對于廠家還是商家來說,和諧的廠商關系是雙方健康發展的基礎,也是廠家和商家都喜聞樂見的局面。但是后疫情時代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廠商關系也隨之悄然發生著改變。
零售端:線上上行,線下下行
在A(線下份額)+B(線上份額)=C(家裝零售市場總量)這道最簡單的數學公式里,假使總量C不變,此消彼長,當B變大時,那么A一定是變小的。在整體家裝零售市場下行的情況下,隨著線上份額的不斷提升,線下市場份額在不斷被擠壓。雖然短時間內線上市場很難撬動線下市場,線下還是占據了家裝零售市場份額的主導地位,但是線上市場上行,線下下行,這是趨勢。
今年的一場疫情使更多的企業將營銷的重心從線下轉向了線上,且線上營銷渠道、方式不斷“加碼”,520、618,一大批暖通空調企業大步跨進“線上”。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5G應用。由此可見,對于輕商和小多聯這種便于在線上銷售的產品來說,“上線”已勢不可擋。在此之前,線下渠道對于廠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線上渠道只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如今隨著廠家對于線上渠道的開拓,線上渠道已經成為其有效的補充。長此以往,廠家對于線下渠道的依賴性將會變弱,線下和線上的天平也會隨之發生傾斜。
渠道端:渠道扁平化是大勢所趨
零售渠道業態包含線下渠道(包含專賣店、集成店、KA賣場、建材市場、裝修公司等)和電商渠道。其實,2019年一些廠家開始針對經銷商、小多聯產品推廣的“網批”模式一度如火如荼,“網批”在一定程度上相當于取消代理商,降低經銷商的提貨價。
隨著“網批”、帶貨直播等模式的開展,這種新型的模式對原有代理分銷體系帶來巨大的沖擊,代理商原有作用被削弱。原先,代理商具有資金蓄水池、庫存蓄水池、信息、政策樞紐等作用,如今作用卻越來越小,優勢越來越小,代理商在盈虧平衡點附近掙扎。由此可見,渠道層級的減少已是大勢所趨,代理商面臨巨大的轉型壓力。
項目端:工程商生存空間進一步被擠壓
近幾年,隨著市場的變化,較大金額的項目,無論是政府采購還是企業采購,甲方都傾向于采用設備廠家直供的模式,確保成本和服務的最優。隨著甲方希望和廠家直接采購的意愿增強,部分品牌直銷的占比越來越大,經銷商的作用和空間被壓縮的越來越小。對于整個行業而言,未來,廠家入局公裝市場這種情況將會持續擴大,某種程度上,會成為一種常態化模式。
在某種程度上,廠家“躬身入局”公裝市場擠壓了工程商的生存空間。大項目廠家“躬身入局”,留給中央空調工程商的空間越來越少,特別是在軌道交通以及大數據中心項目中,工程商幾乎已經“無利可圖”。很顯然,目前暖通空調公裝市場正在發生改變,作為公裝市場中關鍵的一環,對于暖通空調及舒適智能產業中的每一位工程商來說,他們的日子也許會因此“從電梯模式切換到攀巖模式”。
不要成見要成長。7月21-22日,杭州,不見不散!

- 下一篇: 河南“雙替代”政策提上日程,熱立方強勢助力
- 上一篇: 輕食一定苦哈哈?這款輕食煲讓你duck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