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騰:加快數字化進程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疫情對制造業的影響不可謂不深遠,從物流受阻、銷售停滯、訂單延遲,到產業鏈相互影響、之路困難重重、復工復產進度緩慢。面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全力復工復產是當下很多制造企業的真實寫照,濕騰也不例外。不同的是,濕騰正通過數字化轉型升級拓寬空間,降低疫情帶來的損失。
從2月中旬開始,“復產復工”與“疫情防控”一起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各省復工率數據不斷刷新,制造業等各行業重新恢復運轉成為當務之急。一季度因為疫情的原因,濕騰工廠的生產基本停滯,即便三月份開始逐步復工,正常的生產經營也受到了波及。外地員工14天的隔離,本地只有少量生產一線員工能上崗,加之供應鏈復工時間不一,打亂了很多產品的生產計劃,2月份相比去年同期生產量只有20%,3月份同比只有50%。不難發現,濕騰正努力化解疫情帶來的影響,展現出抵御風險、勇于向前的硬核實力,但疫情的影響面向的是整體經濟市場,而這樣的打擊面無可避免,所以盡管四月份開工率逐步達到80%,工廠員工已經全部返崗,但相比同期,目前訂單量仍減少了50%。

“這次疫情‘黑天鵝’事件,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嚴重沖擊,盡管4月份全國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全球的疫情還在快速發展,這給全年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我們預計對于生產的影響將持續到年底,樂觀一點能在8月份恢復到往年同期水平,因為我們從事的暖通行業跟房地產緊密相連,房產市場目前下滑嚴重,上半年很多零售經銷商的生意都不樂觀,生存問題將是整個行業的第一要務。但是我們堅持認為困難是短暫的,需要耐心克服當下的困難,堅持到行業好轉的時候。因為國內市場的需求沒有下降,而濕騰所處的舒適家居市場還處在高速成長期,我們對未來很有信心。”濕騰相關負責人強調道。
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自1月份疫情爆發后,濕騰山東工廠就緊急成立了疫情應對小組,由董事長李厚明親自牽頭做好疫情防控部署,第一時間通知全員延長假期,并安排工廠后勤行政部門采購防疫物資,并在復工前按照政府指導意見編寫了防疫手冊、人員登記制度規范等防疫資料。與此同時,在2月23日正式復工前特意制造了人員入口消毒房,并對廠區進行了全面消毒。
針對嚴峻的形式,濕騰也積極調整了生產計劃,第一時間聯系上游供應商確保原料穩定,同時銷售部門在疫情期間積極開展客戶電話拜訪,統計全國各地經銷商客戶的經營情況和需求,根據疫情的發展不斷修訂工作排班,將疫情期間最緊缺的防疫產品全部安排生產,確保了訂單按時交付,并針對疫情可能用到的相關產品進行大力宣傳,新風凈化類和凈水類產品的銷售成績表現尤為突出。
“在成長中發展,在發展中成長”是濕騰踐行的理念,盡管疫情屬于不可抗力因素,但濕騰仍從中汲取到了成長的經驗。濕騰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疫情對于公司最大的啟示是數字化轉型才是未來,疫情后我們將整合公司的資源,針對薄弱環節進行補足,并對技術研發加大投入。在此基礎上,我們認為健康類產品將會迎來更大的爆發,生產出更多適合健康生活的家居產品是濕騰未來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