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熱泵能否迎來“第二個春天”
暖通家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回顧近年來地源熱泵市場的發展軌跡,在登上高峰之后,跌落、偶有增長的曲線求生使其逐漸淪為邊緣產品。與2018年同期相比,2019年地源熱泵系統的市場表現依舊不如人意,行業的繁榮似乎忘記了這個曾經的“老大哥”。然而,寒潮之下依然暗流涌動。2020年4月中旬,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國家標準《地源熱泵系統工程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的通知,針對地源熱泵系統工程設計、監測、施工、調試驗收等方面進行了規范。在政策引導與扶持下,能否迎來發展的“第二個春天”,成為業內翹首觀望的一件事。
坦白而言,政府多年來在宏觀層面不曾吝嗇于對地源熱泵市場發展的支持,無論從政策傾斜還是資金方面都可圈可點。對此,沃弗圣龍中國區銷售副總韓雪銘向ICM表示這勢必會對地源熱泵的發展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我認為《地源熱泵系統工程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的推出對地源熱泵市場發展的影響有以下兩點:首先將使得北方地源熱泵市場(包括中深井技術在內)的發展變得有章可循,會改變以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有各的技術流派和命名規則的現象;第二是通過這次標準的補充,將使原先粗放的技術規則更加細化,從勘測、實施、驗收,到交付運行使用都將有規范、有約束、有據可依。”韓雪銘說道。


倘若標準明確,可以預見的是地源熱泵技術將變得有章可循,當越來越多的成功案例浮現于市場之后,對于整個產業的發展無疑是向好局面。盡管在目前的國內空調市場中,地源熱泵的市場份額早已不足10%,但地方政府通過財政補貼等手段,給予使用地源地泵的企業和項目資金獎勵與補貼,這些都成為了地源熱泵系統行走于寒冬之中的最大推動力;另一方面,對于北方市場而言,在推行“煤改電”政策以來,除了空氣源熱泵市場之外,也始終為地源熱泵系統敞開大門。韓雪銘表示:“地源熱泵對于北方采暖而言,的確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在北方區域,類似于地源熱泵的二次開發、二次升級將會為整個產業帶來更多的機遇,而如何在合適的場景中應用、應用的細節、與應用側技術更好的結合等方面,還有很多文章可做。”


北方“煤改電”市場對于地源熱泵系統發展的積極意義毋庸置疑,而隨著相關政策的進一步推進,地源熱泵市場或將度過持續多年的“衰退期”。大浪淘沙始見金。值得注意的是,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下,曾經盲目跟風的小型企業大多轉型或退出,一批技術實力領先、專業素養較高的企業在經歷時間與行業的檢驗后被篩選出來,為地源熱泵系統的技術發展提供了堅實后盾。從高速擴張到市場回落,經歷了20年風雨歷程的地源熱泵市場能否伴隨政策紅利和新環境下衍生的新需求而回歸理性?這個問題的答案存在于每一位堅守“冷門”的制造企業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