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被無限放大的“后市場”
暖通家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即便對于中央空調行業而言,“后市場”也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詞。但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又對“后市場”進行了一些延伸,除了傳統的“銷售后服務市場”,我們把更新、改造市場也稱之為“后市場”。因為,在2019年中央空調行業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化的過程中,越來越多存量市場中的有限“增量”部分在一些企業的加持下,逐漸被無限放大。
增量市場遇冷,深度挖掘存量市場對于企業的發展意義重大。近兩年,低迷已久的宏觀經濟的余威不斷向中央空調市場釋放,而在市場整體下行的大背景下,更新、改造市場釋放出來的紅利,以及才剛剛開始發掘的潛力落入到相關制造企業的視線范圍內。對于制造企業而言,在存量市場逐漸成為競爭主導的局面下,以更新改造市場為代表的增量市場的“崛起”意義非凡。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的“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也同樣為更新改造市場的“崛起”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據。

以多聯機為代表的中央空調老舊設備更新改造市場的窗口已經悄然打開。服役十余年的舊中央空調設備不僅性能出現衰減,部分設備耗電量每年增加 3%、甚至更高,系統性能年均衰減2%以上,機組進入不穩定運行狀態,單臺設備的維修周期加長,費用也逐年上漲。與此同時,相較如今的中央空調產品,老舊的多聯機系統早已被甩開差距,無論是節能性還是整體性能都有大幅提升?!杜照{資訊》數據顯示,自多聯機進入中國市場起,至2007年多聯機總設備額約250億,至2009年多聯機總額接近500億,而多聯機產品設計使用壽命約10年,維保得當能運營15-20年,因此,到目前為止,實施多聯空調改造的項目在千位數以上,市場規模增長加快,應用范圍擴大,更新、改造市場的前景確實可見一斑。
競爭尚未充分,同樣也是“后市場”最大的誘惑力。無論是更新改造市場,還是服務維保市場都是如此,兩者對于目前的中央空調行業的氟系統和水系統市場也都是企業能參與的為數不多的增長點。比如在更新改造市場中,要對建筑中舊有的空調系統進行更替作業,往往會引發一系列的難題出現,其建設周期長、費用高、損耗極其嚴重等繁雜問題,讓有能力布局其中的企業屈指可數。再看服務和維保市場,大多數制造企業并未深耕于此并不是能力的缺乏,更多的是仍然把這部分業務當做設備銷售的附屬部門,立足點仍然是服務于銷售。但是,部分美系品牌在后服務市場其實早就已經做出了很好的表率,發達國家的中央空調的后服務市場也早就已經成為了一個很成熟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