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突破瓶頸,加速行業進步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為了更好地推動熱泵兩聯供產業健康發展,經歷5個月的全國巡回賽事實踐,讓人們看到了多樣化的工藝亮相的背后,也恰恰展示了熱泵兩聯供系統設計上的多樣化和包容性;同時,不同地區的兩聯供系統類型也有所差異。




現場,熱泵兩聯供系統安裝實操大賽的兩位獨立評委:無錫科希家室內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森、無錫生普能源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陸紅軍分別帶來了《不同地區兩聯供系統類型》與《不同方式的熱泵兩聯供系統安裝工藝優勢解析》的主題分享。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人一生中80-90%的時間在室內,將室內環境調整到適合人居的條件,需要被動式建筑和主動式機電措施。如今,室內氣候技術汲取更多的人因工程學、氣象學、建筑學、計算機及信息科學知識,在數字化、智能化方向上與建筑、裝飾和物業管理逐步融合,也是暖通設備制造、暖通空調互聯網+的發展方向。當前,中國室內氣候技術體系已經初步成型,落地實施已經開展。活動現場發布了無錫科希家室內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與i傳媒一同總結知識體系的《2020中國室內氣候發展報告綠皮書》,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人關注和采用室內氣候技術。

同時,在“行走的課堂”首站現場,發布了中國首部《熱泵兩聯供系統精品采購指南》簡稱《指南》,經歷5個月的全國巡回賽事實踐,通過各個賽區的意見反饋,《指南》也不斷在其中進行素材內容的完善與補充,加入了傳統空氣源熱泵兩聯供系統之外更多的內容,以期用更全廣的角度來詮釋空氣源熱泵兩聯供系統行業的全貌,最終在11月18日面世發行。近年來人們在充分注意改善室內熱濕環境的同時,對于室內氣候的空氣品質也越來越加以重視,日漸認識到室內空氣品質對健康的重要。室內氣候的組成主要包括:人因環境:即室內環境與人舒適性、健康水平、工作效率與滿意度之間的關系;建筑氣象:氣象條件、建筑節能產生的室內初始條件;模塊暖通:可組合的基本單元、創新產品研發、控制目標轉變;數字孿生:將室內環境控制系統虛擬化、數字化,再與現實系統對應,實現室內環境的全周期管理等等。



熱泵兩聯供作為改善室內氣候的重要系統,并不是一個精準的技術概念,而是一種通俗的叫法。狹義的兩聯供指以一或多個熱泵主機為冷熱源滿足建筑內的供冷、供熱需求,一般是采用風機盤管供冷,地面采暖供熱。而廣義的兩聯供則是集成了輔助熱源(鍋爐)、新風系統、除濕和加濕功能、地面輔助供冷、智能控制等功能的系統集成。
因而在進行暖通空調的設計時需要以用戶為中心,充分應對客戶需求。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基于對用戶工作及環境的準確理解;用戶需參與設計的整個過程;設計需經用戶反復評測,不斷地改進并精益求精;設計流程可反復進行;設計需全面考慮用戶體驗;設計團隊需掌握更多技能并具備開放視角。以冬季和夏季的溫度特點對全國氣候進行分區,以便采取分類建筑熱工措施,不同氣候區進行因地制宜的改變。對此,兩聯供系統要比競品更靈活多樣化,能組合使用不同末端形式、熱源、空氣質量及智能控制;能兼容各種品牌主機、材料和安裝工藝、連接云平臺,這就是兩聯供系統的特點和未來發展的基礎。信息技術催生了數字世界,并與物理世界平行而生。
數據共享、資源共享,推動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更重要的是將物理世界人、事、物的信息數字化,智能化,用更科學、高效、正確的治理手段和路徑形成創新社會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乃至國家的競爭力。

無錫生普能源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陸紅軍為現場觀眾深度解讀了“熱泵兩聯供系統設計與安裝工藝”。在他看來,熱泵兩聯供發展還有諸多的瓶頸:施工工藝及施工效率問題;對于兩聯供系統產品的不了解,還停留在熱泵水機只適用于大戶型上;備本身的穩定性,和客戶使用體驗(交互,噪音);做實熱泵兩聯供對客戶的核心價值(舒適和節能),而不只是出于賺錢的目的,為了營銷而營銷,集成商也要關注客戶體驗;合適的價格定位等等。

在論壇中陸紅軍給兩聯供經銷商不同發展階段指明了方向,準備入門或剛入門的經銷商:熟悉和了解兩聯供系統的設計選型要求,施工及工藝的相關注意事項;兩聯供初具規模的經銷商:通過安裝工藝的標準化,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快速形成規模優勢;以水機為基礎,配合深度除濕新風和控制系統,實現三恒,四恒等舒適健康的解決方案,提高客戶體驗,實現差異化。

其中主要包括負荷設計選型、水力系統設計、系統控制方案以及使用材料工藝體系。通常兩聯供的末端和主機負荷設計選型要求:風盤選型:200~300W/m2(按照風盤額定能力工況設計);根據建筑保溫,朝向,是否頂樓等相關因素調整;主機選型:100~150W/m2(按照主機額定能力工況設計);根據建筑保溫,整棟住宅的面積大小,進行調整,面積越大,主機單位負荷可以越小;地暖選型:地暖每個回路的水阻控制的30KPa左右,和單個風盤的水阻相當,地暖盤管管道建議選擇20*2.0,或水阻相當的管路。
與此同時,水力系統設計選型的目標: 保證系統流量,使阻力和水泵匹配,合理選擇管道的沿程阻力和管件閥門的局部阻力,選擇低功率水泵,做到真正節能;確保系統水力平衡;多種末端,多個末端之間的水力平衡,通過管路及系統設計,閥門選型,確保多末端之間的水力平衡;末端越多,越難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