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2020年打贏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
發表于: 來自:北極星大氣網
2020年新疆將對南疆24個縣市、199個鄉鎮、1078個村、288672戶居民進行煤改電供暖設施改造。預計10月31日前完成施工任務,確保進入采暖期后,居民能正常使用電采暖。
2019年冬天,南疆部分居民享受到了第一個不用“生爐子”的采暖季。“以前都是燒煤取暖,房子里灰大,有時候后半夜忘記添煤了就凍得睡不著。去年村里試點安裝電采暖設備,一入冬我們家就用上了電采暖,干凈又方便。”20日,伽師縣克孜勒蘇鄉古里巴什村村民努爾艾力·喀斯木說。
據測算,按一個采暖季135天、供暖面積50平方米計算,每戶每年電采暖用電量約5000千瓦時,綜合電價約0.198元/千瓦時,每戶電費支出約1000元。南疆農村居民冬季取暖做飯用煤約1—2噸,每戶用煤支出600—1600元不等。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比較來看,當前使用電采暖費用支出基本與戶用燃煤持平,今后隨著可再生能源規模擴大,煤炭供應量下降、國家優惠政策支持等利好因素,電采暖費用較其他取暖方式費用會進一步下降。
“煤改電”項目還間接帶動脫貧攻堅工作,參與“煤改電”項目施工的人員多以南疆當地村民為主,工程項目培養了一大批有電工職業技能和設備安裝技能人員,提高了當地施工人員的能力和素質,在當地項目完工后,施工人員還可以隨施工單位赴外地務工。據統計,2019年“煤改電”項目中,喀什地區解決就業3896人,和田地區解決就業1320人,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當地人員參與施工人數在80%以上。工人日均工資在160—300元,熟練工可達800元。
據悉,自去年起,新疆因地制宜在南疆三地州推廣煤改電工作,降低南疆居民供暖成本,改善南疆居民供暖條件,讓南疆居民更多享受“電氣化新疆”成果。2019年南疆三地州煤改電項目完工后,31.63萬戶居民告別了采用散煤取暖的冬季,每年可節煤32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