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慶全力推進冬季清潔取暖改造,居民:暖和還省事兒,挺好!
發表于: 來自:北晚新視覺網
近日,延慶飄起雪花。當天,本報關于延慶鎮部分城中村供暖工程未完工、影響村民取暖的報道見報。延慶區委、區政府高度關注,第一時間派工作人員來到報道中涉及的三個村了解情況,為村民緊急調配優質燃煤。當晚,未供暖戶全部實現臨時取暖。夜深了,雪還在下,供暖施工仍在進行,工人師傅們爭分奪秒……

雪夜入戶逐一排查
保證村民家家取暖
11月29日夜,雪下得更大了,氣溫驟降,鵝毛般的雪片打在臉上,幾乎睜不開眼睛。
延慶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海峰帶領著包村干部又來到“煤改電”尚未完工的3個城中村進行排查。這是當天的第二遍分組摸排了。張海峰說:“因為白天有些房主不在,沒能入戶。今天一定要入戶查清楚,保證家家都取暖了!”直到第二天凌晨1時40分,3個村的摸排數據全部整理完成。其中有些租戶家,村鎮干部去了3趟才敲開家門。
據介紹,由于工期緊、施工難度大,供暖季開始時區農業農村局和延慶鎮制定了應急預案,調配了取暖型燃煤和電暖氣。為了應對大雪降溫天氣,相關部門再次對三個村共1083戶進行了全面排查。入戶排查發現,有33戶外來租房戶因房主沒有為其訂購優質型煤,私自找渠道購買了劣質燃煤取暖。另外,有些村民家里的優質型煤存量不足。當晚,鎮里為沒有取暖的租房戶配備了電暖氣,并再次緊急調配了優質型煤和蘭炭,對33戶使用的劣質燃煤進行全部置換。截至目前,延慶鎮已為城中村累計配送型煤56噸,累計置換蘭炭21.5噸。
與此同時,“煤改電”工程施工也在加班加點。由于9月初各參建單位才進駐項目部,施工全面啟動。為了搶進度,施工項目分成“白天干的”“晚上干的”,工人分撥上崗,施工持續不斷。為了減少干路施工對交通的影響,敷設主管線大都在周末的晚上進行。由于作業面狹窄,負責焊接的師傅只能鉆進開挖的溝槽里,躺在冰冷的鐵管子下面干活。而此時,延慶夜晚的溫度已經降到了0℃。
12月15日,施工難度最大的勝利街村終于實現了除特殊情況戶外全部供暖。這意味著今年延慶鎮北關村、自由街村、勝利街村3個村的集中供暖工程基本完工。截止到12月23日晚,前期入戶摸排1083戶,已完成戶內改造1066戶,供暖1042戶,供暖率96.21%,供暖改造面積達13.92萬平方米。

供暖后村民家變干凈
“再也不用早起添煤了”
12月20日,延慶最高溫度只有零下5℃,最低氣溫降至零下13℃。記者再次來到延慶鎮勝利街村。16日的那場大雪后,積雪一直未化。
記者隨意走進一個小院,掀開門簾,進入村民王大媽家。老人樂呵呵地把記者讓進臥室,只見她的床邊安裝了兩排1米多長的散熱器,溫度計顯示19℃。大媽在窗前種了一排綠植,家里顯得生機勃勃。雖然房子是幾十年前蓋的,家具還是老式樣,可地面上今年新鋪裝的淺色瓷磚光可鑒人。愛干凈的王大媽告訴記者:“要是過去家里燒煤,可收拾不成這樣。”
“不光家里暖和了,干凈了,還省大事兒了,挺好!”老人告訴記者,買煤、存煤、燒煤、清理煤渣都挺麻煩。晚上為了讓爐子不熄火,睡前要把煤添好。第二天一大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添煤。從來不敢睡懶覺。“想不到,如今我們村民也像城里人一樣享受集中供暖了,一到時候暖氣就熱了,自己啥也不用管。”
王大媽還領記者看了她家原來的一間小鍋爐房,面積只有一平方米左右,除了安裝爐子,還堆放燃煤。如今爐子拆了,鍋爐房空了,王大媽正琢磨著買點水泥把地抹平,改成儲藏室。

街窄房多采用集中供暖
降噪美化明年更進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延慶區從2015年開始冬季清潔取暖改造,5年完成了197個村的改造。目前延慶已經“煤改電”的村,只有這3個村采用了集中供暖的方式。
相關技術人員介紹,原因是這3個城中村的基本施工條件不利。問題最嚴重的是勝利街村,街道窄、院落深,房屋布局復雜,無法實現“一戶一表一宅(基地)”,甚至連空氣源熱泵的外掛機和變壓器都無法安裝。同時,城中村地下防空洞密集且建設信息不全,只得采用“空中架空管線”的方式,這也影響了施工進度。最麻煩的是入戶測量、設計和簽訂協議的環節,即使簽訂協議,又多次要求修改,這些都影響戶內改造的進展。
針對有的村民說街道上架設大量管線難看的抱怨,技術人員解釋說,這次集中供暖項目敷設架空管線采用了T形、F形和門架形多種支架。在楊家胡同等路段,施工中出現了防空洞塌陷的問題,所以改用門架形,以減輕支架對地面的壓強。
為消減敷設管線對街村道路和村民房屋的影響,保障村民生活質量,施工方多次論證,完善項目設計方案。在保障工程質量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管線占地面積,美化管線及熱源站外立面。
延慶鎮還表示,完成“煤改電”的城中村還將納入延慶鎮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計劃,進一步提升農村基礎設施。
- 下一篇: 暖通空調資訊(202001)
- 上一篇: 頓漢布什制藥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