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策:當漲價遇見疫情,高端轉型會是舒適家居行業的救命稻草么?
發表于: 來自:舒適智能
近來的行業朋友圈被兩大主題充斥著“漲價”與“疫情”。漲價背后的原因不在此處論述,當有一點可以肯定,后面還會再漲,但無論怎么營造漲價的消息,現階段都不能讓經銷商、代理商提起拿貨的興趣,這并非他們愿意將賺錢的機會白白溜走,而是市場端反饋的信息時刻警示他們,現在絕非囤貨的時候。
舒適家居行業前幾年向上爬行的利好局勢恐怕要告一段落了,在經歷上波疫情后兩年的盤整后,再次順行攀升的希望也可以說化為了泡影。當然,這絕非是廠商不努力,而是由于二次疫情爆發對消費者的信心造成了重創。從2022年4月發布的房企銷售排行榜T20榜單數據來看,1-4月相較2021年累計同比平均下滑了45%,這個數據表示市場已經到了過度飽和的階段,消費動能嚴重不足,再疊加這兩年因原材料漲價而持續走高的售價讓用戶感受不到善意,所以觀望、拒絕正成為消費者對待舒適家居類配套產品的階段性態度。

結合i傳媒針對行業主流產品一季度的問卷數據顯示,第一季度行業產品整體市場表達了樂觀的態度,大部分制造企業(除凈水產品外)均表示自身在一季度依然延續了2021年的勢頭,維持了增長態勢。但進入4月以來,由于上海疫情對外輻射的影響,當城市靜態封控管理成為常態,全國各省市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旺季的封控造成的銷售戛然而止還不是最可怕的,解封后至少一個月左右的市場恢復期才是最煎熬的,即便是沒有疫情的城市,消費者的躊躇觀望的情緒仍舊造成了購買力指數不同程度的下滑。
隨著上海社會面清零后的逐步解封,本輪疫情全國性也即將告一段落,但市場上“價”已經漲了,“客”眼看少了,“報復性消費”現象也泡湯了。零售經銷商迎來的的將是一場“充分競爭”爭搶流量的市場血拼與近身肉搏,為了銷售流水支撐而活路的情形下,本已捉襟見肘的行業毛利無疑將進一步被擠壓殆盡,“雪上加霜”“飲鴆止渴”的零售商們想活下去必然前路艱辛。
兩年前的杭州多聯機毛利失守帶來的零售商關門跑路事件,背后的原因在于銷售成分單一依賴多聯機,5%的銷售毛利和8-10%的行業綜合成本率造成了“抽真空”現象,在企業流水及毛利急劇下滑形勢下,倒閉跑路成了必然。“不轉型等死,轉型找死”的市場魔咒壓力之下,廠家和經銷商都頂著壓力被迫開啟了多元化轉型之路:鍋爐企業做熱泵,空調企業產鍋爐,熱泵企業搞多恒.....零售的開始做渠道,渠道的開始搞項目,搞項目的又開始涉足渠道和零售......一出行業《圍城》大戲火爆開場。
除了“漲價”與“疫情”之外,行業朋友圈還有第三種聲音傳來:在市場疲迷的同時,在廠家和商家的共同營銷定位合圍之下,舒適家居行業已經出現了“消費降級和消費升級將同時存在”的奇特現象。一部分經銷商開始倒苦水,已經基本敲定的單子被擱置延后,一些高端的需求在執行時開始減配,明顯感覺市場的消費力在下降,但是一部分轉型經營全空氣和多恒系統的經銷商卻在朋友圈屢曬大單,一萬多平米的全空氣系統,三千平米的五恒系統,一千多平的輻射系統...... 隨著消費認知的不斷普及,高端消費者逐步開始對美系包括歐系的舒適氣候系統理念有了了解并開始逐步接受,一部分提前布局轉型的經銷商開始試到了久違的“甘甜雨露”。這個奇特現象很難解釋清楚,但它的確存在,而且已成為了很久沒提及的“現象極”。
當然,從“甘甜雨露”的現象,我們也基本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當前的市場大環境下,舒適家居向高端轉型已成為了普遍的認知。但我們首先得考慮兩個問題:第一,高端轉型要量力而行,要看你的綜合實力;第一,依據你所在市場的消費力做好轉型方向的正確評估。在這里,有幾個建議不妨嘗試:1、在熱泵不成熟的地區可以嘗試開始推兩聯供系統;2、在熱泵相對成熟的地區可以嘗試推三恒五恒系統;3、在多恒系統已經開始普及的地區可以開始全空氣或輻射系統的系統升級。
從行業發展大趨勢看,個人認為,接下來會是多恒系統及全空氣系統百花齊放的“黃金五年”,關鍵就看廠商們誰能殺出一條血路后脫穎而出,并借此樹立暖通舒適家行業的高端消費江湖地位了。事情也做,但一定是事在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