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升級的道路上,別讓采暖成為威脅生命的“兇器”!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南方采暖,這一話題無論是行業還是整個社會都討論了許久。而就在不久前,登上了社交平臺熱搜榜的云貴地區的天氣情況以及一件社會新聞,再一次提升了人們對南方采暖的討論度。
2022年2月22日,國民度極高的特殊日子,貴州遵義的一場大雪更添浪漫氣氛。而就在同一天,貴州沿河縣一對00后新婚夫妻,在婚禮舉行當天,因在屋內生炭火取暖導致一氧化碳中毒,不幸身亡。兩相對比,讓人唏噓,也更加讓人深入思考清潔、安全的采暖方式究竟何時才能在南方落地有聲地鋪展開來。
說起南方采暖的必要性,就繞不開天氣環境的影響。我國南方地區,大部分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從定義上來看它是指不低于10℃,積溫在8000℃至4500℃之間,最冷季氣溫也只在0℃至15℃之間的氣候類型。所以從這一方面來看,處于這一氣候帶的省份、城市出現極寒的天氣概率其實很低,但是近些年來極寒天氣卻頻頻出現,這就不得不讓人重新審視這一外部環境的變化對采暖提出的要求。
當然,除了極端天氣的影響,經濟發展的提速、消費需求的提升也為南方采暖提供了發展的溫床,人們再也不需要靠“抖”、靠“一身正氣”來御寒了。從當下的市場情況來看,采暖區域覆蓋也正江浙市場為中心點漸漸開始輻射其他南方地區。雖然我們在大力呼吁南方采暖,但同樣需要認識到,南方和北方外在采暖這一議題上還是需要作出不同的針對性措施的。

就氣候環境而言,南方氣溫相較于北方還是偏高的,采暖季也相對更短,并且比起北方的超低溫,空氣濕度大才是南方采暖更應該關注的地方。與此同時,采暖不同于北方的集中供暖模式,以分戶供暖為主的南方采暖方式更體現出個性化和多元化。對于分戶供熱市場而言,便捷、易安裝、有美觀裝飾作用的采暖產品滿足了南方不同家庭的個性化需要,成為了南方采暖的選擇之一。并且在全國大力推進“雙碳政策”的背景下,圍繞清潔采暖展開的壁掛爐、空氣源熱泵兩聯供在市場中受歡迎度也自然而然地水漲船高。
而為了進一步推進南方采暖覆蓋網絡,不止政府在努力,致力于研發高能效產品的品牌、全心做好服務的從業者、提升行業曝光度的社會組織都在不遺余力地為南方采暖甚至全國清潔取暖做出自己的努力。4月26日,同樣在貴陽,就有一場由廣東省燃氣采暖熱水爐商會聯合當地行業組織共同舉辦的2022貴州省舒適家居及暖通行業年會,只在為行業、為南方采暖賦能。
再沉下心來分析,我們會發現,異常的天氣情況并不僅僅是貴州的“專利”,因炭火取暖釀成的悲劇也不僅僅是個案。所以,是否應該改善供暖條件,早已不該繼續停留于爭議層面。因為供暖不是“需不需要”的問題,而是“如何做好”的問題。而事實上,比起北方,南方集中供暖擁有“后發優勢”,可以利用更先進的技術、更科學的規劃,完全不必再走高耗能、高污染的老路。基于此,南方采暖需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不再受制于幾十年前人為劃定的“供暖線”,充分以公眾實際過冬感受作為政策制定依據,同時從提高能效、減少能源消耗等角度統籌規劃,科學有序地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