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家院發布《智能家用電器的適老化技術》標準
發表于: 來自:環球家電網
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正在成為一個愈發嚴峻的問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占總人口的18.70%。在 2010 年到 2020 年這 10 年時間里,我國 60 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 5.44%,65 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 4.63%。

除了健康與醫療,如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也是擺在政府與社會面前的一大難題。在這個智能設備已經滲透到生活各個角落的時代,似乎很少有人會意識到它們所帶來的種種好處和便利基本上是和老年人無緣的。老年人或許可以熟練地刷抖音或是在微信群搶紅包,但他們恐怕無法設置一個到家自動開燈的智能家居場景,或者是操作一部不帶遙控器的空調。
對于家電廠商而言,智能適老家電無疑是一個尚未被開發的藍海市場,當中所蘊含的商機和潛力無疑都是巨大的。
智能適老家電市場不僅存在巨大的商機,也正在獲得國家層面的關注和政策扶持。因為不管怎么說,這類產品不僅可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年輕一代的養老負擔。

去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看起來智能適老家電市場的蓬勃發展已經萬事俱備了,但實際上還欠缺一陣東風——也就是標準的制定與頒布。
任何商品的生產制造都需要符合相應的標準,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商家不會弄虛作假和偷工減料,同時消費者也能從中獲得足夠良好且統一的體驗,為了給智能適老家電市場制定出行業認可的標準,中國智能適老家電發展趨勢研討會暨團體標準發布會于6月3日在武漢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中國標準化協會主辦,中家院(北京)檢測認證有限公司、國家智能家居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承辦,還邀請了來自中國標準化協會、安徽省信息家電行業協會、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標準化委員會、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的領導以及主要家電生產企業、機構專家,圍繞智能適老方面的熱點話題和共性難點展開多維度的分享探討。
而本次會議的重點內容,自然是首批《智能家用電器的適老化技術》系列團體標準的發布。

之所以稱其為“團體標準”,是因為該系列標準是由多方全程參與起草的,包括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海爾、美的、格力、海信、美菱、創維、長虹、奧克斯、康佳、榮事達、澳柯瑪、萬和、TCL、揚子、格蘭仕、松下、大金、小天鵝、安吉爾、美博、小米等眾多科研機構、院所以及家電企業。換句話說,該標準的頒布擁有全行業的廣泛支持與認可。
《智能家用電器的適老化技術》系列標準包含5項團體標準和4項公司技術規范,涵蓋了 空調器、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吸油煙機、凈水機(飲水機)、馬桶蓋、熱水器 8類產品,基本涵蓋了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會使用到的所有家電類型。符合該系列標準的家用電器,經過中家院檢測認證之后,將會獲得智能適老家電認證。
在本次活動中,中家院就為美的、海爾、海信、格力、榮事達、小米等多家廠商的多個型號產品頒發了首批智能適老家電評價證書。這些產品都經過了中家院相關技術規范的評價,在智能適老方面的表現符合相關標準。
對于家電廠商而言,參與到智能適老產品的認證和評價項目當中所能獲得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首先,這些技術標準為相關產品及功能研發提供了一條明確的指導和參考方向,讓廠商可以研發出更適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家電產品。此外,自家產品在獲得了中家院的智能適老產品家電認證之后,相比其他未獲得認證的競品也就又多了一個競爭優勢。
而對于消費者而言,如何在智能適老家電這個新興的市場當中挑選到真正能夠給老年人日常生活帶來便利的產品是他們最為關心的。很顯然,那些擁有權威機構認證的產品在可信度上自然比沒有認證的產品高出不少。購買擁有中家院智能適老家電認證的產品,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花了大價錢買來了所謂的智能適老家電,家里老人還是不會使用、覺得不好用的尷尬。
有數據表明,我國當前的老年用品和服務市場規模為每年 6000 億元。但與此同時,老年人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也在發聲變化,這 6000 億元的消費規模,也只能滿足老年人需求的 17%而已。換句話說,老年用品和消費市場任由巨大的發展空間。
為家里操勞了大半輩子的長輩購買好用、易用的智能家用電器,讓他們更加舒適的安享晚年,可以說是許多子女盡孝的一種方式。繁忙的工作讓我們無法時刻陪在老人身邊,我們至少應該讓他們的晚年生活過得盡可能得舒適。
智能家電讓年輕人的居家生活變得簡單高效,但它和老年人群體之間的“數字鴻溝”,跨越起來并不輕松。而中家院“智能適老家電”系列標準的頒布,無疑是朝著這個方向所邁出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