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沙塵暴席卷的空氣凈化器,只能等風來?
舒適智能 發表于: 來自:舒適智能
九十年代,著名詞曲創作人李宗盛曾經寫過一首《漂洋過海來看你》,其中有這樣一句歌詞:“在漫天風沙里,望著你遠去,我竟悲傷得不能自已”。有意思的是,歌詞里唱的“漫天風沙”,所指就是北京。
在那個年代,初春的北京,風一起,便揚起滾滾黃沙,沙塵暴如季節性的問候,應時而至。然而,在今年的3月15日,受冷空氣影響,一夜之間,一場沙塵暴突襲北京,整個北京城籠罩在沙塵之中,所見、所聞,無不是沙塵。
不僅北京如此,據中央氣象臺消息,15日至16日早晨,受冷空氣影響,新疆南疆盆地西部、甘肅中西部、內蒙古及山西北部、河北北部等地紛紛出現揚沙或浮塵,部分地區出現沙塵暴。
闊別多年,“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沙塵天氣,它又回來了。與此同時,這場沙塵暴也為空氣凈化器行業帶來了一股風潮。
3月15日9時,北京城六區PM10濃度已達8108,可謂嚴重爆表。面對這種極端天氣,除了在朋友圈拍照紀念外,很多人選擇購買空氣凈化器“保命”。據相關媒體報道,在某家電賣場北京慈云寺橋店,商家將空氣凈化器搬到門店顯眼位置,方便消費者進行選購。據店內導購透露,當天門店9點開門,購買空氣凈化器的消費者陡增,門店周圍的上班族大多選擇在路過時直接下單購買。

空氣凈化器被賣爆的何止線下賣場,據京東銷售數據顯示,15日當天京東線上平臺的空氣凈化器產品銷售單量暴增,并打破30日內同期最高紀錄。
自從告別“看天吃飯”的時代,空氣凈化器行業增長速度明顯變慢,市場銷量也由極熱轉至極冷,產業發展出現明顯下降,特別是在2020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空氣凈化器線上市場受到沖擊,而線下市場也十分慘淡。2020下半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空氣凈化器線下市場也沒能迎來明顯的回暖。如今,伴隨“漫天風沙”,沉寂了一個冬天的空氣凈化器,又重新以高姿態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當中。
沙塵暴來了,人們等風走,風一走,飛沙走石就會沉淀下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陣風總有停止呼嘯的那一天,但空氣凈化行業卻不能一直等風來。
據奧維云網(AVC)推總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凈化器市場規模銷額62.6億元,同比下滑30.9%,銷量379.5萬臺,同比下滑18.5%。究其根本,空氣凈化行業之所以未能擺脫下滑的宿命,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霧霾刺激之后空氣凈化器產品一直未能有較大的技術突破,觀察各大品牌最近幾年發布的新品,仍然是圍繞PM2.5、甲醛等功能布局,但事實上,行業中圍繞居家空氣健康的需求已經越來越豐富和多元化。以2020年的疫情為例,從中就可以看到很多用戶對居家空氣消毒、殺菌等需求非常強烈。
技術不成熟、夸大宣傳等問題依然存在于目前的空氣凈化器行業,這也讓消費者對這一產品產生了不信任感,而伴隨著我國大部分地區空氣環境得到治理轉好后,殘酷的市場變化對空氣凈化行業的沖擊更是顯而易見。盡管如此,我們也可以發現,雖然有一部分空氣凈化器企業為了賺快錢,“東拼西湊”地把產品做出來,再投入到市場中去,但還是有另一部分廠商并沒有隨波逐流,而是在“燒錢”研發技術,對產品性能進行反復驗證,堅持用初心去做產品,通過調查了解消費者需求,再研發新品。經過幾年的大浪淘沙,空氣凈化器市場品牌集中化趨勢凸顯。
空氣凈化行業走出“看天吃飯”這種怪圈,指日可待。同時,企業的研發思路也不能僅僅局限于解決PM2.5的問題,還可以從解決過敏、呼吸道問題、家具污染等問題上著手,從更多元化的需求去拓展產品。任何一個行業或者產品想要長期的走下去,從業者清晰的產品規劃和對行業未來正確的判斷是必備技能。
據相關研究機構預計,到2025年,全球家用空氣凈化器市場規模將達到13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37%。我國家用空氣凈化器的滲透率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消費空間。在還未被“變現”的發展前景面前,空氣凈化器行業與其等風來,不如主動出擊,打磨“追風”的利器,才能乘風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