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大會】渠道商,要利潤還是要規模



藍方:紅方說利潤等于高門檻,那舉兩個企業的例子。其一,太陽雨有集采,也有利潤;其二,賣德國 JOKA 地板就不需要門檻,零庫存,50% 的利潤,全國安裝。
紅方:很多人喜歡奢侈品,無論是 LV 還是 GUCCI,這些品牌是做利潤還是規模?顯然是利潤。但是,日本的首富是優衣庫的老板柳井正,西班牙的首富是 ZARA 的奧特加,這兩家企業顯然是規模為重。
藍方:請大家注意,今天的辯題是經銷商要利潤還是規模,但紅方剛才提到的首富全是制造業的行業老大。
紅方:我想表達的是,暖通行業所謂高利潤,一定是稀缺資源,只有規模做大了,有相關的人員匹配和資源匹配,才能承接到這種優質資源。
藍方:對方辯友提到,賺錢的企業不會長遠,但只見過經銷商上了規模以后倒閉的,沒見過有了利潤以后公司還能倒閉的。
紅方:對方辯友偷換概念,有了規模,經銷商老板隨便加把勁,就能輕松賺取利潤,但是有了利潤,經銷商老板隨便加把勁,就能把規模做上去嗎?
藍方:其實很簡單,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能做到很多事,很多老板認為現金流是利潤,然后把錢花完了,結果“倒霉”了。
紅方:妄想幾個人站著就把大錢掙了,這些事情可是寫在刑法里的。
藍方:有位經濟學家曾說過,利潤是目標,銷量只是手段,任何事業都是先目標后手段,請問對方辯友,你的企業是先目標還是先手段?
紅方:我們都是在追求目標,追求銷量,銷量做大以后,經銷商才可以輕而易舉的賺到錢,請問對方辯友,你聽說過幾個賺了錢,但是沒什么銷量,卻在行業中有影響力的企業?
藍方:所以,一定是先定目標,才有手段。
紅方:但只有有了規模才有影響力,如果沒有規模,只有一點利潤,沒有人會愿意。
藍方:那么,如果企業只做規模,你可以把產品價格降到成本之下,你甚至會覺得整個地球的市場都是你的。
- 下一篇: 麥克維爾 “天空之鏡”獲EUROVENT認證
- 上一篇: 制冷劑R22持續上漲